1.《复盘》—认识复盘

2.复盘和实盘的差距非常大,怎么才能进行有效的复盘呢?

3.结构化复盘

4.复盘:个人及组织修炼的利器

《复盘》—认识复盘

如何系统复盘-电脑系统复盘详解

自己虽然写了一百多天的日复盘,还有几次周复盘和月复盘,但没有系统的去深入,这次想系统的学习一下,到底什么是复盘?

先来认识一下复盘。

复盘的实质其实就是从经验中学习,是成年人学习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之一,「复盘」其实是一种围棋术语,本意是对弈者下完一盘棋之后,重新在棋盘上把对弈的过程摆一遍,看哪些地方下的好,哪些地方下的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有更好的下法,把这个过程还原,进行研讨和分析。

主要是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实现绩效,做完一件事情之后,有没有做成功(特别是没成功的),当时是怎么预设的,进行回顾梳理,再评估结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复盘必须是亲身经历的,然后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和优化,再从学习中的启发和见解中提升自己,然后再去跟进、落实。

复盘和工作总结有什么样的区别?

1、从学习导向来讲

复盘是让个人以及团队从过去的经历当中进行学习,不会计较过失,表扬批评,只是真实的还原事实、分析差异、反思自我,然后从经验或教训中改进。

而工作总结是阶段性的进行小结,陈述自己的业绩,经常与绩效考核挂钩,很少去深入的进行反思和剖析。

2、从流程和逻辑上来讲

复盘有特定的步骤和逻辑的,不仅是回顾目标与事实,也要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验和教训,并转化应用。

而工作总结没有固定的模板和结构。只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汇报。

3、从适合度来讲

复盘更适合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虽然个人也可以做,但更多的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因为现代组织中,很多活动都是多人多部门协同完成的。

而工作总结往往只是个人的观点,更多的是从片面、局部的主观描述。

复盘有优势也有局限。

优势是:都是每个人具体、真实、生动的实践,都是自己身体逆行的,能够进行深入的反思,能够获得一手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可以把握事物的规律,也能更好的运用到类似的场景或工作当中(当然这不能走形式的去做)。

局限就是:它是基于个人的实践、反思和分析以及提炼的,但个人终归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迷信任何一种方法,需要综合使用,扬长避短,各取所长,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复盘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不能对他人之事进行复盘

2、“项目后的评估”不是复盘

3、复盘不是一种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方法(重点在于从经验中去学习)

4、对于变化快的行业,也有复盘的意义

5、复盘不会影响创新

在中国最早是由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开始的,不管是他个人,还是面对企业经营、人才管理和培养,都非常重视复盘。

1、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传承经验,提升能力

3、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总结规律,固化流程

从简单的日复盘开始做起。

复盘和实盘的差距非常大,怎么才能进行有效的复盘呢?

复盘和实盘差距大的原因:一是复盘是复盘,操盘是操盘,没有把复盘总结的东西用上。二是复盘就简单看看数据,全凭记忆去总结规律。要想达到好的复盘效果就的把发现的规律一条一条列出来,然后根据每条规律进行至少五到十年的复盘,并且统计出来成功多少次,失败多少次,这样就得到了复盘胜率统计表。这样一点点去做才能达到真正复盘,而不是就简单的看看数据完事。我自己做个的复盘统计表供你参考。

结构化复盘

复盘是提升思维力,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万能工具。然而复盘不是回忆录,不是去记录过往,而是通过系统化有步骤的进行。

1、回溯行动目标,区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指挥官意图方向前行。

2、寻找结果事实,对比结果事实,只有铁的事实才会让我们认清现状,通过数据信息找到差距所在。

3、全面分析原因,有外部和内部因素,在内部因素中,聚焦我们可以影响改变的主观原因。

4、设计有效行动,哪些事停止做,哪些事优,哪些事开始做,详细具体的列出可执行的行动。行动计划要有时间颗粒度要小。

5、跟踪反馈优化,没有跟踪一切为零,对于结果如何,一定要给予反馈和优化。

6、总结固化规律,对于好的结果事实,学会总结,并且养成固定规律。

结构化复盘可以从一步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根源所在从而更好的前行。

复盘:个人及组织修炼的利器

原联想学院院长孔庆斌谈“复盘”说:“复盘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个人的自我进化修行的方法论,绝对是建立个人和企业智慧免疫系统的最佳方式。对组织来讲,它也是迅速让组织站到巨人肩膀上的一种进化方式。要想掌握这种进化工具,需要不断修行。” 既然复盘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修行并习得这个有效工具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实践经验以及领悟,通过系列文章分享给大家。

首先复盘到底是什么呢?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指的是在下完一盘棋之后,再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对下得好和不好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推演。

通过分析和推演,我们不仅能知道自己这盘棋胜利和失败的原因,同时推演过程中还能在某些关键节点尝试和原来不同的方法,从而推演出不同的假设带来的不同后果。

这也是总结和复盘最大差别:总结主要基于已发生的事实及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而复盘除了有总结包含的动作外,还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探究和推演,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复盘相对来说是动态连续的行为。

用到企业管理中,复盘指的是从过去的经验、实际工作中进行学习,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实现绩效的改善、以及智慧共同体的打造。

复盘其实包含了深厚的智慧,是一种思想和工作方法,复盘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中国有很多古谚揭示了类似的道理,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吃一堑长一智”“不迁怒,不贰过”三思而后行“”等;? 一些古今先贤也通过不断总结、反思、升华提炼来修身,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王阳明“悟道之法”也被后人认为是“事上磨练,心中复盘”,稻盛和夫把“每天反省”作为他的六项精进之一,认为反省就是耕耘、整理心灵的庭园。复盘,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在中国最早是由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柳传志阅读了《曾国藩》一书,书中提到曾国藩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完一件大事之后,点一炷香,把整个过程细细的想一遍。受此启发,柳传志感觉这种做法很符合自己的工作和思考方法,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地从经验中学习的方法。因为他并不是学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在下海创办联想之前,也没有任何在企业工作的经验,都是边学边干,从自己和他人的工作经历中来学习。在思考、总结的基础上,柳传志于2001年,第一次在联想提出了“复盘”这种说法,并开始通过言传身教等途径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在他的亲自指示和领导下,联想管理学院对复盘方法论进行了研究整理,于2011年将复盘方法结构化,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流程,并在联想集团全球范围内推广。时至今日,国内企业广泛使用这一方法论。

在美国,最早采用复盘的是美国军队,他们将其称为“行动后反思”(after action review, AAR),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被引入美国军队。由于成功的应用AAR,美军的执行力、领导力和作战能力得以持续提升,开始受到许多企业的重视。向美军学习,一时间成为一种潮流。

事实上,复盘之所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从经验中学习的方法,是因为符合人们的学习机理,而且与工作/行动相结合。接下来我们通过复盘学习的三种典型实操形式来了解复盘的底层诉求及实际意义。

( 1 )复制成功或避免重复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强调了犯错客观存在的概率,要求人们容错,特别是组织中防止僵化和刻板,需要有鼓励冒险的精神及容错机制。但另一方面,面对错误和失败,我们要降低概率,及时察觉,并采取纠偏行为;如果错误和失败不可避免,我们也要“吃一堑,长一智”,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汲取教训和经验。那么在组织中,如果不能对这种他人/其他部门错误和失败的经验及教训进行及时分享及传播,其实是组织资源的巨大浪费。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就说过:“经验是华为最大的浪费。”一个错误和失败教训在组织中再犯或重复犯的成本是较大的。我们熟知的三大学习方式分别是理论学习(向书本学),社会化学习(向他人学习)以及实践学习(向内的经验学习),复盘恰好是典型的实践学习方式。当然我们所学的书本,课程(以及上面的知识和规律),向他人交流的经验也不过是他人“复盘”得出的结论。

通过复盘,可以直接找出在当时的场景之下,哪些做法有效,哪些做法值得改进,因而,通过复盘进行知识萃取的第一种途径就是,提炼出一系列规则:在某些情境下,采取某些做法,可以取得某些成功或错误的结果。若这些成果符合预期或目标(通常被定义为“成功”),说明在行动与结果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因而可以考虑在另外的情境之中,欲取得相应的结果,可以复制这些做法,以取得成功;或者,某些做法未取得相应的效果或目标,则说明这些做法不奏效,为此,应努力避免或者加以修正,以防重复犯错。

( 2 )总结规律,优化流程及决策;强化认知,改善心智模式

IBM曾今给华为做咨询的时候,反馈华为的流程体系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后来引入IBM系统后,任正非规定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套路。联想在早期规章制度与流程也很大健全,即使已有的制度与流程也需要快速的迭代优化以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此,他们用复盘的理念,快速建立并更新各项制度,系统性流程。

运用上图的逻辑,就可以快速总结出规律,固化形成相应的制度、流程和规范,并持续更新、改善,提高组织效率。

复盘就是有意识地对过往的经历和经验加以审查,其目的还可以是优化决策和选择,例如某人可以对自己的闺蜜谈恋爱的失败经历进行复盘,发现在某些情境下哪几种恋爱行为是非常有效的,哪几种恋爱行为可能导致恋爱走向失败。在这个恋爱复盘中,让当事人形成在某种情境下固有的恋爱认知,强化这个决策/选择的反应度和敏感度,提高恋爱的质量和成功概率。那么在组织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通过复盘能够让我们面向未来遇到类似的情境能做出正确/更好的选择,而这个正确/更好的选择就是基于过去形成的“认知”,也可以说是受到刺激后强化形成的“价值观”。 在复盘时如实还原过去的决策,通过决策和结果之间的对比,找出提升策略。现实中很多无效复盘的原因在于当初决策时并没有留下关键信息,导致事后的复盘很容易变成一个对过去的决策文过饰非的合理化过程。

( 3 )知识的传承和创造:萃取提炼故事、工具、模型或理论

著名的管理大师詹姆斯·马奇看来, “一方面复制成功无所不在;另一方面,人类试图理解深层次的因果结构,并用叙事(自然语言)、模型(符号语言)或理论的形式阐述出来”。因此,在复盘时,许多人并不满足于简单地发现成功或失败的做法,而是希望深入分析、反思、发现其根因,并继而通过“举一反三”或其他方法,试图将其“抽象概念化”,整理出一般性的方法或规律。这无论是在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模型,还是在荀子倡导的“闻-见-知-行”之“U型学习法”中,均有所体现。当然,复制成功已属非常不易,提炼为故事、模型或理论更加具有挑战难度。

在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模型里,详细阐述了学习过程中一个是领悟程度,一个是改造维度。通过领悟具体亲历的经验、通过间接看到的经验都是领悟的程度;通过内在的反思、通过外在的行动则是改造维度。经验学习其实就是不断地经验领悟和经验改造的过程。

复盘其实也是基于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思,并将其最佳实践抽象概念化(萃取提炼)的过程,以高效指导未来类似的实践行为。从这里看,可以看出复盘本身也是萃取的典型方法(对于“萃取”这里不做具体阐述)。现实中,通过复盘能萃取“高智”的组织经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前用友大学校长,现易明教育创始人田俊国说过:“虽然经验萃取有很多种方式,但最让我兴奋的是:收集不同个体做同类事情的经验碎片,积累了足够多的碎片后寻找这些碎片的内在关联性。当足够多的碎片和关联被找到后,试图归纳和架构一个能够整合所有已知发现的框架,毫无疑问,这个框架才是揭示事物更本质规律的深层结构。最后,依据框架按图索骥,框架反过来能够指导人们去发现那些没有被发现的元素,去解决新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收集碎片找规律,利用规律解难题。”这句话说明了经验“抽象概念化”后的作用,也体现了“抽象概念化”的复杂性。

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这本书中就重点讲述了“U”型学习法及“U”型理论相关内容。《荀子·儒效篇》中关于学习讲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闻-见-知-行”是学习四步骤,从“闻”到“见”是由表及里的过程,要求用心、洞悉本质,把握关键;从“见”到“知”是由此及彼的过程,要求归纳总结,提炼一般规律;从“知”到“行”是从理论到实践,学以致用的过程。这个类似于“U”型结构的学习法给我们启示:要想真正的从复盘中学习,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逻辑及步骤。即:1、回顾、评估;2、分析、反思;3、萃取、提炼、4、转化、应用。在萃取及提炼环节,我们应注意“适度抽象”,除了该事件基础的经验教训外,还要将更具价值或代表性的实践经验,比如思考什么是这类事件的一般规律,概括为高度凝练或普适性的“理论”、“模型”或“工具”。

以上通过多个学习的机理及主实操步骤全面解析了复盘无论对于个人学习与成长,还是对于团队与组织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还重点讲述下复盘对于组织更深层次的价值。复盘是全方位提升组织能力及集体品性的核心修炼。在组织修炼中最知名的行动框架就是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团队学习、共同愿景以及系统思考,以激活全体组织成员的热情、提升团队协作以及应对复杂性挑战,成为学习型组织。复盘有助于团队协助与知识共享以及组织变革,同时也是企业知识管理运营与组织发展的核心机制。其次,复盘的互动体验过程有助于厘清组织或团队共同的愿景、激发自我超越、促进个人和集体心智模式的改善。事实上,团队复盘也是一次团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优秀经验,还可以找到问题和行动方向等。长期的团队复盘还能让集体养成踏实、求真、创新的品性,避免浮躁、冒进、自满的作风。

简言之,复盘可以全方位打造组织能力,修炼组织品性,也是提升组织学习敏感度,推动组织持续发展,打造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石。

最后,谈一谈想学好复盘,重点在于什么?在于“明道”,懂得“复盘之道”的基本原理和底层的要求。复盘说到底,需要理解复盘对个体及群体的要求:转念、思量、内求、觉察、反省、利他、学习、分享。复盘在事上的作为:不贰过、固化规律、校验方向、认清问题背后的问题,发现新知识新方向。“人”和“事”共同作用于复盘时将发挥巨大的能量,既成事,也成人,也进一步升维复盘非“术”的层面那么简单。

善复盘者强,善复盘者胜。让复盘成为我们的优势本能、习惯以及文化。

(敬请关注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