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脑如何装系统,工业设备电脑系统写程序
1.在DNC中如何进行数控程序管理
2.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3.工业电脑和普通电脑有什么不同?
如图所示:
plc与伺服电机控制接线图:PLC使用高速脉冲输出端口,向伺服电机的脉冲输入端口发送运行脉冲信号。伺服电机使能后,PLC向伺服电机发送运行脉冲,伺服电机即可运行。针对伺服脉冲输入端口的接线方式,可以依照PLC侧输出端口的方式,进行如下处理:
高速脉冲接线方式
方式1,若PLC信号为差分方式输出,则可以使用方式1,其优点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可进行远距离传输。若驱动器与PLC之间的距离较远,则推荐使用此种方式。
方式2,PLC侧采用漏型输出。日系PLC多采用此种方式接线,如三菱。
方式3,PLC侧采用源型输出。欧系PLC多采用此种方式接线,如西门子。
扩展资料
PLC输出端为:COM端和Y端,COM端接0V,Y端为输出控制端。简思PLC可直接驱动DC24V的气缸电磁阀,输出端6W以内可直接控制,功率高的负载,即功率》6W的负载,PLC不能直接驱动,需要用DC24V的中间继电器转接。
1、电磁阀选取:如果是气动控制直接选用24v电磁阀,可直接连接至控制器上使用。
2、液压阀控制:液压控制一般都是220v控制的,如果用控制器控制220v,中间需要一个电压的过度,选择24v继电器转接。
3、普通电机控制:电机控制需要两个过度,因为380V的高压,需要一个中间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可以接购买24v的交流接触器。
4、步进/伺服电机控制:支持轴运动的简思PLC对于步进和伺服电机的型号选择没有特殊要求,PLC可直接连接步进/伺服电机的驱动器。
在DNC中如何进行数控程序管理
常见的笔记本故障大全
笔记本电脑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维修的复杂性。但笔记本电脑终究是电脑的一种,它的维修原理与普通台式机是基本相同的。如果你是一位笔记本电脑用户,而且对它的维修方面的知识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参看本文,这里列举了一些解决笔记本电脑故障的分析处理过程,也许会使你得到一些帮助。
笔记本常见故障-开机不亮-硬件判断
---笔记本电脑主板BIOS出现故障会引起开机不亮
---笔记本电脑CPU出现故障笔记本液晶屏无反应,也是开机不亮的原因。
--笔记本电脑信号输出端口出现故障会引起开机不亮
---笔记本电脑主板显卡控制芯片出现故障会引起开机不亮
---笔记本电脑显卡出现故障会引起开机不亮
---笔记本电脑内存出现故障会引起开机不亮
笔记本电池充不进电-硬件故障判断
---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出现故障会引起电池充不进电
---笔记本电脑电池出现故障会引起电池充不进电。
---笔记本电脑主板电源控制芯片出现故障会引起电池充不进电
---笔记本电脑主板其它线路出现故障会引起电池充不进电
笔记本不认外设-硬件故障判断
---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硬件出现故障会引起笔记本不认外设
---笔记本电脑BIOS出现故障设置出错会引起笔记本不认外设。
---笔记本电脑主板外设相关接口出现故障会引起笔记本不认外设
---笔记本电脑主板出现故障也会引起笔记本不认外设没同时笔记本电脑不开机。
笔记本主板出现故障会引发如下现象特征
---笔记本电脑开机后不认笔记本硬盘。
---笔记本电脑开机后不认笔记本光驱。
---笔记本电脑电池不充电。
---笔记本电脑定时或不定时关机。
---笔记本电脑键盘不灵。
---笔记本电脑开机时有时会掉电。
---笔记本电脑定时死机
以上这些故障现象都与笔记本主板相关
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引起的故障现象
--笔记本电脑开机不亮。
---笔记本电脑间断性死机。
--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发热。
--笔记本电脑光驱读DVD或容易死机或掉电。
--笔记本电脑运行大行程序容易死机或掉电。
以上这些故障现象都与记本电源适配器相关
笔记本光驱介绍
笔记本光驱──机械驱动部分。
笔记本光驱──激光头组件。
笔记本光驱故障主要来自这两个部位(笔记本光驱)。
一、驱动机械部分主要由3个小电机为中心组成:碟片加载机构由控制进、出盒仓(加载)的电机组成,主要完成光盘进盒(加载)和出盒(卸载);激光头进给机构由进给电机驱动,完成激光头沿光盘的半径方向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平滑移动,以快速读取光盘数据;主轴旋转机构主要由主轴电机驱动完成光盘旋转,一般采用DD控制方式,即光盘的转轴就是主轴电机的转轴。
二、激光头组件各种光驱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件,主要种类有单光束激光头、三(多)光束激光头、全息激光头等几类。它实际是一个整体,普通单光束激光头主要由半导体激光器、半透棱镜/准直透镜、光敏检测器和促动器等零部件构成
笔记本光驱常见故障解析
笔记本光驱最常见的故障是机械故障,其次才是电路方面故障,而且电路故障中由用户调整不当引起的故障要比元器件损坏的故障多得多,所以在拆解或维护光驱设备时不要随便调整笔记本光驱内部各种电位器
笔记本光驱常见故障主要有三类:操作故障、偶然性故障和必然性故障。
1、操作故障例如驱动出错或安装不正确造成在Windows或DOS中找不到笔记本光驱;笔记本光驱连接线或跳线错误使笔记本光驱不能使用;CD线没连接好无法听CD;笔记本光驱未正确放置在拖盘上造成光驱不读盘;光盘变形或脏污造成画面不清晰或停顿或马赛克现象严重;拆卸不当造成光驱内部各种连线断裂或松脱而引起故障等。
2、偶然性故障笔记本光驱随机发生的故障,如机内集成电路,电容,电阻,晶体管等元器件早期失效或突然性损坏,或一些运动频繁的机械零部件突然损坏,这类故障虽不多见,但必须经过维修及更换才能将故障排除,所以偶然性故障又被称为"真"故障。
3、必然性故障笔记本光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发生的故障,主要有:激光二极管老化,读碟时间变长甚至不能读碟;激光头组件中光学镜头脏污/性能变差等,造成音频/视频失真或死机;机械传动机构因磨损、变形、松脱而引起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必然性故障的维修率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取决于用户的人为操作和保养及使用频率与环境。
常见故障的判断
1、开机检测不到光驱先检查一下光驱跳线跳正确与否;然后检查光驱IDE接口是否插接不良,如没有,可将其重新插好、插紧;最后,有可能是数据线损坏
2、进出盒故障表现为不能进出盒或进出盒不顺畅,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是,进出盒仓电机插针接触不良或电机烧毁--可重插或更换;进出盒机械结构中的传动带(橡皮圈)松动打滑
3、激光头故障故障现象表现为挑盘(有的盘能读,有的盘不能读)或者读盘能力差。光驱使用时间长或常用它看VCD或听CD,激光头物镜变脏或老化。
★敬告大家千万不要使用市面上销售的一些低价劣质光头清洁盘,因为这些盘的刷毛太硬,反而会刮花物镜,并且还有可能引起静电危害,缩短光驱使用寿命。
4、激光信号通路故障指的是激光头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线,是激光头与其他电路信息交换的通道。此处产生故障较多。。
5、主轴信号通路故障一般情况下,主轴电机与其驱动电路是合二为一的,称为主轴信号通路,此电路也由一条与激光信号通路连线一样的连接线连接,只不过股数不一样罢了。由于它与激光头信息通路都是由伺服电路进行信息沟通的。因而,在故障现象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激光头信息通路在进出盒时,其连接线易被拉折而损坏,所以在遇到相同故障现象时应先考虑激光头信息通路故障,再考虑主轴信号通路故障。
笔记本键盘如果出现故障引起的故障现象
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故障主要有开不了机。
笔记本在使用过程中时而出现死机。
笔记本键盘的某个键出现使用不灵。
硬件故障现象
一、不加电 (电源指示灯不亮)
1. 检查外接适配器是否与笔记本正确连接,外接适配器是否工作正常。
2. 如果只用电池为电源,检查电池型号是否为原配电池;电池是否充满电;电池安装的是否正确。
3. 检查DC板是否正常;
4. 检查、维修主板
二、电源指示灯亮但系统不运行,LCD也无显示
1. 按住电源开关并持续四秒钟来关闭电源,再重新启动检查是否启动正常。
2. 外接CRT显示器是否正常显示。
3. 检查内存是否插接牢靠。
4. 清除CMOS信息。
5. 尝试更换内存、CPU、充电板。
6. 维修主板
三、显示的图像不清晰
1. 检测调节显示亮度后是否正常。
2. 检查显示驱动安装是否正确;分辨率是否适合当前的LCD尺寸和型号。
3. 检查LCD连线与主板连接是否正确; 检查LCD连线与LCD连接是否正确。
4. 检查背光控制板工作是否正常。
5. 检查主板上的北桥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6. 尝试更换主板。
四、无显示
1. 通过状态指示灯检查系统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是休眠状态,按电源开关键唤醒。
2. 检查连接了外接显示器是否正常。
3. 检查是否加入电源。
4. 检查LCD连线两端连接正常。
5. 更换背光控制板或LCD。
6. 更换主板。
五、电池电量在Win98 / Win Me中识别不正常
1. 确认电源管理功能在操作系统中启动并且设置正确。
2. 将电池充电三小时后再使用。
3. 在Windows 98 或Windows Me中将电池充放电两次。
4. 更换电池。
六、触控板不工作
1. 检查是否有外置鼠标接入并用MOUSE测试程序检测是否正常。
2. 检查触控板连线是否连接正确。
3. 更换触控板
4. 检查键盘控制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5. 更换主板
七、串口设备不工作
1. 在BIOS设置中检查串口是否设置为“ENABLED”
2. 用SIO测试程序检测是否正常。
3. 检查串口设备是否连接正确。
4. 如果是串口鼠标,在BIOS设置检查是否关闭内置触控板;在Windows 98 或Me的设备管理器中检查是否识别到串口鼠标;检查串口鼠标驱动安装是否正确。
5. 更换串口设备。
6. 检查主板上的南桥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7. 更换主板。
八、并口设备不工作
1. 在BIOS设置中检查并口是否设置为“ENABLED”。
2. 用PIO测试程序检测是否正常。
3. 检查所有的连接是否正确。
4. 检查外接设备是否开机。
5. 检查打印机模式设置是否正确。
6. 检查主板上的南桥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7. 更换主板。
九、USB口不工作
1. 在BIOS设置中检查USB口是否设置为“ENABLED”。
2. 重新插拔USB设备, 检查连接是否正常。
3. 检查USB端口驱动和USB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是否正确。
4. 更换USB设备或联系USB设备制造商获得技术支持。“ENABLED”
5. 更换主板。
十、声卡工作不正常
1. 用AUDIO检测程序检测是否正常。
2. 检查音量调节是否正确。
3. 检查声源(CD、磁带等)是否正常。
4. 检查声卡驱动是否安装。
5. 检查喇叭及麦克风连线是否正常。
6. 更换声卡板
7. 更换主板。
十一、风扇问题
1. 用FAN 测试程序检测是否正常,开机时风扇是否正常
2. FAN线是否插好?
3. FAN是否良好?
4. M/B部分的CONNECTER是否焊好?
5. 主板不良
十二、KB问题
1. 用KB测试程序测试判断
2. 键盘线是否插好?
3. M/B部分的CONNECTER是否有针歪或其它不良
4. 主板不良
软件故障的分类
十三、驱动程序类
1. 显示不正常;
2. 声卡不工作;
3. Modem,LAN不能工作
4. QSB不能使用
5. 某些硬件因没有加载驱动或驱动程序加载不正确而不能正常使用
十四、操作系统类
1. 操作系统速度变慢
2. 有时死机
3. 机型不支持某操作系统
4. 不能正常关机
5. 休眠死机
十五、应用程序类
1. 应用程序冲突导致系统死机
2. 应用程序导致不系统不能正常关机
3. 应用程序冲突导致不能正常使用
一.电池使用问题
1、新电池需要像手机一样充电12小时么?
虽然笔记本电脑的电路设计要比手机完善许多,但是为了让新电池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电池的激活和校准工作还是需要进行的,厂商通用的做法是新笔记本在第一次开机时电池应带有3%的电量,此时,应该先不使用外接电源,而是把电池里的余电用尽,直至关机,然后再用外接电源充电。然后还要把电池的电量用尽后再充,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
2、为什么电池没用使用电量也减少了?
由于环境湿度和非绝对绝缘环境的影响,电池都存在自然消耗的现象,视电池的新旧程度和品质,3-4天会下降1%左右,所以只要不是大幅度的下降都属于正常现象。
3、使用电源需要把电池取下么?
一般笔记本电脑的充电设计都是在电量低于95%才会充电的,而且由于自然损耗的存在,所以对于电池的损耗,取下与不取下基本都是相同的,因此是否取下视习惯而定,如果取下建议将电池包裹在保鲜膜内并放置于干燥阴凉处,且记得1个月左右至少使用一次电池并充电,以避免电池失去活性。
4、电池没有完全用完就充电是否会减少寿命?
电池的寿命一般按照完全充电次数计算,Li电池一般为300-400次。当然你不必担心接通电源对电池进行一次充电,哪怕只有一点就会被计算一次,电池的充电次数一般只有当电量累计充至80-90%才会增加一次,所以不用担心。在此还要说下,笔记本电池通常用的是锂电池,所以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使用锂电池,专家研究,高温状态下会加速锂电池的老化过程,并且同样的不要在极端的低温环境下使用。低温环境会降低锂电池的活性,降低笔记本电池的寿命。定期为锂电池进行激活处理,就是完全充电和放电,让锂电池恢复最大容量。做法就是,关闭所有电源管理,让笔记本慢慢的放电直至完全没电,然后在完全充电,重复两到三次即可。炎热的天气里,尽可能的维护好自己的自己的笔记本电池,才能让笔记本电脑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笔记本散热问题
目前笔记本散热一般都采用的散热管散热、键盘对流散热、温控风扇三级散热方式。个人认为技术比较先进的还是IBM和东芝,虽然东芝的本本不被很多人看好。
1、为什么风扇在开机的时候转一下就再也不转了?
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温控设计,所以开机风扇自检后就会停止旋转,只有当机内达到一定温度时才会加速旋转,这也是为什么当你进行高负荷工作,诸如播放高解码率视频,3D游戏等时风扇高速旋转的原因。
2. 使用笔记本应注意周围环境吗?
使用笔记本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环境的整洁,通常笔记本最理想的工作温度是在10℃~35℃,且湿度不要太大。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要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良好, 尽量在空调间里使用笔记本。电脑外壳上的凹槽和开口是用来通风的。为了确保电脑能可靠的工作并防止过热,请勿阻塞或遮盖这些开口。请勿将电脑摆放在腿上、床上或者沙发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柔软的东西都将笔记本底部的散热孔堵住,使得笔记本的热量无法顺利导出从而出现故障。可以在机器的底部从后端垫些书本之类的东西(偶用的是红茶的瓶子盖),让笔记本的底面与桌面保持一些空间,笔记本的底部就不会紧贴在桌面上。这样会有更多的热量从底部散发出去,或者你也可以加一个散热的底座来加大笔记本底部风流速度。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散热的外置装备,类似于U盘之类的或者内置的散热模块,不过偶还没有用过。
3. 关闭笔记本:
当你完成了工作,关闭笔记本,尽量让你的笔记本好好休息。
不要让你的笔记本开着的时候放在包包里
。经常清洁通风口,笔记本内置的风扇都有一个通风口。过了一段时间,通风口就会积聚着灰尘,这些灰尘会堵塞通风口。
同时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用诊断工具测试笔记本的风扇是否工作正常。如果有专门的工具,你也可以打开风扇的地方,清除灰尘。
4. 升级笔记本的BIOS:
有时候,发热意味着计算机风扇的控制器需要BIOS升级。新版本的BIOS可以使得笔记本风扇工作得更有效率。如果你觉得你的笔记本变得越来越热,你不妨到网站上查看是否有新的BIOS提供。
笔记本的散热至今还没有很完美的,随着功能的强大,产热量会越大,这样的也给散热系统带来了压力,一般的笔记本问题用专业软件检测,像现在的这个天气(室温在30度左右)CPU和硬盘的温度大约在60度以上也属于正常。
三.屏幕问题
1.亮点和坏点
所谓坏点,是指LCD液晶显示器屏幕上无法控制的恒亮或恒暗的点。坏点的造成是LCD面板生产时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瑕疵,如可能是某些细小微粒落在面板里面,也可能是静电伤害破坏面板,还有可能是制程控制不良等等。
坏点分为两种:亮点与暗点。亮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亮的点,切换到黑色画面就可以发现;暗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暗的点,切换到白色画面就可以发现。一般刚买回来的笔记本或者在买的时候,用软件检测下屏幕的亮点或者坏点,一般根据品牌不同,对这个的标准不同德,一般不能多于三个。检测软件用MonitorTest就可以了。同时,平时要减少屏幕在日光下暴晒的可能,白天使用,尽量拉上窗帘,以防屏幕受日照后,温度过高会加快老化
2.如何擦屏幕
如果仅仅是灰尘,那么可以先用气吹将灰尘尽量吹去,然后再用湿润的软布擦拭,软布要拧干,否则水可能会顺着屏幕表面流入高压包中造成屏幕损坏。如果是油污或者较难去除的污渍可以购买液晶屏幕专用清洁剂清除,切记不要使用没有质量保障的清洁剂,否则其中的醇类等腐蚀性化学成分会对屏幕造成损伤。中关村一般卖笔记本带的是亮洁的清洁套装,用这个就可以。切忌:勿用手或者硬东西擦拭屏幕。
3是否要贴膜?
本人不建议贴膜,虽说屏幕膜会对它起一个保护作用,但是这个位置一般是伤不到的,贴膜本身的成分会对屏幕有一定得伤害,还会影响散热。
4.有时候使用电池的时候屏幕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一般最新的笔记本没有这个问题了,老些的电脑或者质量部好的会有这个问题,就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解释:其一,在电池供电的时候,由于笔记本电脑节能特性的作用,整个笔记本电路的电压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这时通过屏幕高压包中的通电线圈的电流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的,而这个时候高压线圈发出的变频声也是中学物理知识所涉及的。如果笔记本电脑的电磁屏蔽较差,这种声音就会被用户听到,因此我们说这种现象在一些技术功底较弱的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中较为常见,实际很多朋友反应电源适配器会发生声音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其二,这种声音也可能是高频噪音,这种声音和其一所述的声音最大的不同是高频噪音是一种会令人抓狂的声音,相信听过这种声音的朋友都会有所体会。一般这种声音属于主板设计缺陷,如果情况比较普遍,厂商都会发布解决此问题的BIOS更新文件,比如近期的IBM T40、HP NC6000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厂商也已经发布了新的BIOS以供解决。
2012-7-19 9:34:33s被2382056114snbpwdcwmt21217747qoТ咋圈╂磨loТ咋圈╂磨rtvw迁hツu忙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作为车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基础的应用,盖勒普DNC系统成为数控编程人员、工艺人员及数控机床操作工不可或缺的“车间助手”。DNC系统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最根本的程序传输和管理问题,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提高了设备效率,更为企业打造“数字化工厂”铺好了基石。
数控机床程序传输流程:
1.所有程序编程人员可以在自己的PC上进行编程,并上传至DNC服务器指定的目录下。
2.现场设备操作者通过设备CNC控制器发送“下载(LOAD)”指令,从服务器中下载所需的程序,待程序加工完毕后再通过DNC网络回传至服务器中,由程序管理员或工艺人员进行比较或归档。
好处:这种方式首先大大减少了数控程序的准备时间,消除了人员在工艺室与设备端的奔波,并且可完全确保程序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消除了很多人为导致的“失误”,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套成熟的系统,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NC程序都能合理有效的集中管理起来。
帮助实现:
1.实现车间的完全网络化管理,为不同车间生产需求搭建多样的车间网络系统,消除车间数控设备之间的信息孤岛。彻底改变以前数控设备的单机通讯方式,全面实现数控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
2.NC程序管理更加规范化。盖勒普DNC系统完善的程序传输流程、严谨的用户权限管理、方便的程序版本管理以及良好的可追溯性,实现对NC程序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
3.大幅提高数控设备利用率,减少数控设备准备时间。盖勒普DNC系统方便、可靠、全自动的NC程序传输功能,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控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4.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明显降低产品废品率。盖勒普DNC系统可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程序错误,从管理手段与措施上使产品质量有了根本的保障。
5.明显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服务器端无人职守、设备端全自动远程传输,操作者不用离开设备就能完成程序的远程调用、远程比较和远程上传等全部工作,明显减少了操作者因程序传输而在车间现场来回奔波的时间。
6.车间现场更加整洁。盖勒普DNC系统实现了NC程序的集中管理与集中传输,车间现场不再需要大量的台式计算机及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少量美观大方的现场触摸屏,整个车间显得更整洁,更符合车间精益生产管理的要求。
7.车间生产现场的通讯数据与企业的第三方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如:MRPII/ERP/MES/MDC/PDM/PLM /CAPP/CAD/CAM),达到真正高效即时的数据共享。
8.为企业进一步数字化工厂的建设预留接口,搭建一体式的智能化车间网络管理平台。
盖勒普 DNC全球市场占有率60%以上,全球20多年技术沉淀,在中国近14年的项目实施经验,可以与企业其他信息化系统实现高效集成应用,并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适用于各大制造行业,尤其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兵器制造、装备制造、机械制造、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电器制造、模具工业、电子科技、教育机构等领域已占据遥遥领先的地位。
拥有盖勒普DNC,您就不必再吃力得拿着软盘、纸带、笔记本电脑或是老式硬件来下载数控设备上的加工程序。盖勒普DNC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网络解决方案,当您需要使用程序时可以从服务器直接进行调用,当程序完成现场的加工确认或者进行更改后,又可以返回到你的服务器中进行保存。整个过程将变得更加可靠,每个人都会变得更有效率。
是否为陷入了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控程序和生产资源文档而感到烦恼呢?盖勒普DNC的文档管理器能帮助您解决这一切。它能支持在同一窗口中浏览Microsoft Office 文档(包括:DOC、XLS、PPT、MPP、VSD等)还包括.PDF、DXF、DWG、TIF、JPEG、GIF等其他常用的文 档格式。
支持同时在线联网多达4096台数控设备
盖勒普DNC 位系统支持只用一台DNC服务器(中端PC即可)就可以使多达4096台数控设备的同时联网在线并进行多线程(Multi-thread)双向传输,而且它可以使您的数控设备进行可视化分配管理。
改善您的车间工作流程
拥有盖勒普DNC,您就不必再吃力得拿着软盘、纸带、笔记本电脑或是老式硬件来下载数控设备上的加工程序。盖勒普DNC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网络解决方案,当您需要使用程序时可以从服务器直接进行调用,当程序完成现场的加工确认或者进行更改后,又可以返回到你的服务器中进行保存。整个过程将变得更加可靠,每个人都会变得更有效率。
工业电脑和普通电脑有什么不同?
世界上第一个程序是1842年写的,恰好在第一个能被称为计算机的真正机器。这段代码的作者是AdaAugusta,被封为Lovelace女伯爵,就是大家所知道的AdaLovelace。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的作者,她被广泛地认为是有史以来第一位程序员。
当把Ada称为一位程序员的时候,很容易忘记世界上第一段代码产生的年代就是塞缪尔·莫尔斯首次展示电话、阿姆斯达号上的黑奴在反抗和美国正处于三十年代、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时期、穆斯林国家的奴隶正和埃及争夺中东地区的年代。计算机这个词在那时候仍然表示一个人做了100多年的计算工作的意思。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世界上第一段代码是为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写的,这个机器从来没有真正建成过,虽然有这个可能。AdaLovelace看到了巴贝奇机器的潜力,产生了可编程的计算机的念头。她为泰勒的科学回忆录翻译了一位意大利数学家LuigiMenabrea的名为“分析机的概念图”的论文,并通过“翻译者的附注(她自己注释的)”把这篇论文弄懂了,那个注释里主要写了查尔斯·巴贝奇分析机都能干些什么。在附注G的开篇,就提到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举例说明了Lovelace意识到巴贝奇的设计是多么的意义深远,但还保持着她做科学的平静。
“防止夸大源于分析机的能量的想法是有必要的。”
Lovelace在她根本没有办法夸大一个包含现代计算机的主要部分的设计的本质。巴贝奇拒绝公布这台分析机的很多内容,使得Lovelace的注释对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最显著的影响便是促使阿兰·图灵产生通用程序存储计算机的想法。这一点Ada并没有看到,她36岁去世,前面提到的注释成了她唯一的出版物。如果她再能多活几年多工作几年,计算机会不会又是另一个样子呢?
让大家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如果巴贝奇有足够的资源建好分析机并能让Lovelace在上面跑程序的话,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干嘛用的呢?这个程序让巴贝奇分析机计算了伯努利数字序列。接着她描述了怎么把大量的巴贝奇分析机的穿孔卡片作为输入实现这个程序。在她的实现方法中Lovelace设定了伯努利数序列的第一个数字(B0=1,B1=-),然后开始从B2(第一个非正规伯努利数)开始计算整个序列,她把这里的B2标记为B1。
现代重写的Javascript版本的Ada的大量穿孔卡片上的堆栈看起来可能是这个样子。这个重写的版本不是Ada的代码在巴贝奇分析机上的模拟,只是Ada曾经使用过的算法的另一种实现。
顺便提一下,到目前为止从没有人能从Ada的伯努利数计算代码里发现任何bug。尽管她发明了编程,但她显然并没有发明bug。
注:AdaLovelaceDay是一个国际性的庆祝妇女在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领域取得成就的节日。
最早的程序直接写的是二进制机器代码,没有编译器
将编好的代码通过读卡机读如机器,直接执行。
然后出现的是汇编语言,通过二进制的机器代码来实现汇编的编译连接工作,
然后在用汇编语言完善优化汇编语言;
接着才是高级语言,使用汇编语言编译
逐渐实现高级语言编译高级语言
19世纪之前
一、机械计算机时代的拓荒者
在西欧,由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大大促进了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长期被神权压抑的创造力得到空前释放。其中制造一台能帮助人进行计算的机器,就是最耀眼的思想火花之一。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科学家为把这一思想火花变成引导人类进入自由王国的火炬而不懈努力。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总体水平,大都失败了,这就是拓荒者的共同命运:往往见不到丰硕的果实。后人在享用这甜美的时候,应该能从中品出一些汗水与泪水的滋味
1614:苏格兰人JohnNapier(1550-1617)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计算四则运算和方根运算的精巧装置。
1623:WilhelmSchickard(1592-1635)制作了一个能进行六位以内数加减法,并能通过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通过转动齿轮来进行操作。
1625:WilliamOughtred(1575-1660)发明计算尺
12:法国数学家Pascal在WILLIAMOughtred计算尺的基础上将计算尺加以改进,能进行八位计算。并且还卖出了许多,成为一种时髦的商品。
1668:英国人SamuelMorl和(1625-1695)制作了一个非十进制的加法装置,适宜计算钱币。
1671:德国数学家GottfriedLeibniz设计了一架可以进行乘法,最终答案可以最大达到16位。
1775:英国Charles制作成功了一台与Leibniz's的计算机类似的机器。但更先进一些。
1776:德国人MathieusHahn成功的制作了一台乘法器。
1801:Joseph-MaireJacuard开发了一台能用穿孔卡片控制的自动织布机。
1820:法国人CharlesXavierThomasdeColmar(1785-1870),制作成功第一台成品计算机,非常的可靠,可以放在桌面上,在后来的90多年间一直在市场上出售。
1822:英国人CharlesBabbage(1792-1871)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其中设计的理论非常的超前,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利用卡片输入程序和数据的设计被后人所采用。
1832:Babbage和JosephClement制成了一个差分机的成品,开始可以进行6位数的运算。后来发展到20位、30位,尺寸将近一个房子那么大。结果以穿孔的形式输出。但限于当时的制造技术,他们的设计难以制成。
1834:斯德哥尔摩的GeorgeScheutz用木头做了一台差分机。
1834:Babbage设想制造一台通用的分析机,在只读存储器(穿孔卡片)中存储程序和数据,Babbage在以后的时间继续他的研究工作,并于1840年将操作数提高到了40位,并基本实现了控制中心(CPU)和存储程序的设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据条件进行跳转,能在几秒内作出一般的加法,几分钟内作出乘除法。
1842:Babbage的差分机项目因为研制费用昂贵,被政府取消。但他自己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他的分析机研究。
1843:Scheutz和他的儿子EdvardScheutz制造了一台差分机,瑞典政府同意继续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
1847:Babbage花两年时间设计了一台较简易的、31位的差分机,但没有人感兴趣并支持他造出这台机器。但后来伦敦科学博物馆用现代技术复制出这台机器后发现,它确实能准确的工作。
1848:英国数学家GeorgeBoole创立二进制代数学。提前差不多一个世纪为现代二进制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1853:令Babbage感到高兴的是,Scheutzes制造成功了真正意义上的比例差分机,能进行15位数的运算。象Babbage所设想的那样输出结果。后来伦敦的BrianDonkin又造出了更可靠的第二台。
1858:第一台制表机被Albany的Dudley天文台买走。第二台被英国政府买走。但天文台并没有将其充分利用,后来被送进了博物馆。而第二台却被幸运的使用了很长时间。
1871:Babbage制造了分析机的部分部件和印表机。
1878:纽约的西班牙人RamonVerea,制造成功桌面计算器。比前面提到的都要快。但他对将其推向市场不感兴趣,只是想表明,西班牙人可以比美国人做的更好。
1879:一个调查委员会开始研究分析机是否可行,最后他们的结论是:分析机根本不可能工作。此时Babbage已经去世了。调查之后,人们将他的分析机彻底遗忘了。但HowardAiken例外。
1885:这时期更多的计算机涌现出来。如美国、俄国、瑞典等。他们开始用有槽的圆柱代替易出故障的齿轮。
1886:芝加哥的DorrE.Felt(1862-1930),制造了第一台用按键操作的计算器,而且速度非常快,按键抬起,结果也就出来了。
1889:Felt推出桌面印表计算器。
1890:1890美国人口普查。1880年的普查人工用了7年的时间进行统计。这意味着1890年的统计将会超过10年。美国人口普查部门希望能得到一台机器帮助提高普查的效率。HermanHollerith,建立制表机公司的那个人,后来他的公司发展成了IBM公司。借鉴了Babbage的发明,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并设计了机器。结果仅仅用了6个周就得出了准确的数据(62622250人)。HermanHollerith大发其财。
1892: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WilliamS.Burroughs(1857-1898),制作成功了一台比Felt的功能更强的机器,真正开创了办公自动化工业。
1896:HermanHollerith创办了IBM公司的前身。1900~1910
1906:HenryBabbage,CharlesBabbage的儿子,在R.W.Munro的支持下,完成了父亲设计的分析机,但也仅能证明它能工作,而没有将其作为产品推出。
二、电子计算机最初的日子里
在这之前的计算机,都是基于机械运行方式,尽管有个别产品开始引入一些电学内容,却都是从属与机械的,还没有进入计算机的灵活:逻辑运算领域。而在这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就开始了由机械向电子时代的过渡,电子越来越成为计算机的主体,机械越来越成为从属,二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计算机也开始了质的转变。下面就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主要事件:
1906:美国的LeeDeForest发明了电子管。在这之前造出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不可能的。这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0~1930
1924年2月:IBM,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司成立
1930~1940
1935:IBM推出IBM601机。这是一台能在一秒钟算出乘法的穿孔卡片计算机。这台机器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在商业意义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大约造了1500台。
1937:英国剑桥大学的AlanM.Turing(1912-1954)出版了他的论文,并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图灵机'的数学模型。
1937:BELL试验室的GeorgeStibitz展示了用继电器表示二进制的装置。尽管仅仅是个展示品,但却是第一台二进制电子计算机。
1938:ClaudeE.Shannon发表了用继电器进行逻辑表示的论文。
1938:柏林的KonradZuse和他的助手们完成了一个机械可编程二进制形式的计算机,其理论基础是Boolean代数。后来命名为Z1。它的功能比较强大,用类似**胶片的东西作为存储介质。可以运算七位指数和16位小数。可以用一个键盘输入数字,用灯泡显示结果。
19391月1日:加利福尼亚的DavidHewlet和WilliamPackard在他们的车库里造出了Hewlett-Packard计算机。名字是两人用投硬币的方式决定的。包括两人名字的一部分。
1939年11月:美国JohnV.Atanasoff和他的学生CliffordBerry完成了一台16位的加法器,这是第一台真空管计算机。
1939: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军事需要大大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939:Zuse和Schreyer开始在他们的Z1计算机的基础上发展Z2计算机。并用继电器改进它的存储和计算单元。但这个项目因为Zuse服兵役被中断了一年。
1939/1940:Schreyer利用真空管完成了一个10位的加法器,并使用了氖灯做存储装置。
1940~1950
1940年1月:Bell实验室的SamuelWilliams和Stibitz制造成功了一个能进行复杂运算的计算机。大量使用了继电器,并借鉴了一些电话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
1941夏季:Atanasoff和学生Berry完成了能解线性代数方程的计算机,取名叫'ABC'(Atanasoff-BerryComputer),用电容作存储器,用穿孔卡片作辅助存储器,那些孔实际上是'烧'上的。时钟频率是60HZ,完成一次加法运算用时一秒。
1941年12月:德国Zuse制作完成了Z3计算机的研制。这是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每秒种能作3到4次加法运算。一次乘法需要3到5秒。
1943:1943年到1959年时期的计算机通常被称作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真空管,所有的程序都是用机器码编写,使用穿孔卡片。典型的机器就是:UNIVAC。
1943年1月:MarkI,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在美国研制成功。整个机器有51英尺长,重5吨,75万个零部件,使用了3304个继电器,60个开关作为机械只读存储器。程序存储在纸带上,数据可以来自纸带或卡片阅读器。被用来为美国海军计算弹道火力表。
1943年4月:MaxNewman、Wynn-Williams和他们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HeathRobinson',这是一台密码破译机,严格说不是一台计算机。但是其使用了一些逻辑部件和真空管,其光学装置每秒钟能读入2000个字符。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43年9月:Williams和Stibitz完成了'RelayInterpolator',后来命名为'ModelIIRelayCalculator'。这是一台可编程计算机。同样使用纸带输入程序和数据。其运行更可靠,每个数用7个继电器表示,可进行浮点运算。
1943年12月:最早的可编程计算机在英国推出,包括2400个真空管,目的是为了破译德国的密码,每秒能翻译大约5000个字符,但使用完后不久就遭到了毁坏。据说是因为在翻译俄语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1946: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和Computer):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开始研制于1943年,完成于1946年。负责人是JohnW.Mauchly和J.PresperEckert。重30吨,18000个电子管,功率25千瓦。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
三、晶体管计算机的发展
真空管时代的计算机尽管已经步入了现代计算机的范畴,但其体积之大、能耗之高、故障之多、价格之贵大大制约了它的普及应用。直到晶体管被发明出来,电子计算机才找到了腾飞的起点,一发而不可收
1947:Bell实验室的WilliamB.Shockley、JohnBardeen和WalterH.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开辟了电子时代新纪元。
1949:EDSAC:剑桥大学的Wilkes和他的小组建成了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仍是纸带。
1949:EDVAC(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computer):第一台使用磁带的计算机。这是一个突破,可以多次在其上存储程序。这台机器是JohnvonNeumann提议建造的。
1949:'未来的计算机不会超过1.5吨。'这是当时科学杂志的大胆预测。
1950~1960
1950:软磁盘由东京帝国大学的YoshiroNakamats发明。其销售权由IBM公司获得。开创存储时代新纪元。
1950:英国数学家和计算机先驱AlanTuring说:计算机将会具有人的智慧,如果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对话,对于提出和回答的问题,这个人不能区别到底对话的是机器还是人,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了人的智能。
1951:GraceMurrayHopper完成了高级语言编译器。
1951:Whirlwind:美国空军的第一个计算机控制实时防御系统研制完成。
1951:UNIVAC-1: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系统。设计者:J.PresperEckert和JohnMauchly。被美国人口普查部门用于人口普查,标志着计算机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商业应用的时代。
1952:EDVAC(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Computer):由VonNeumann领导设计并完成。取名: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1953:此时世界上大约有100台计算机在运转。
1953:磁芯存储器被开发出来。
1954:IBM的JohnBackus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始开发FORTRAN(FORmulaTRANslation),1957年完成。是一种适合科学研究使用的计算机高级语言。
1956:第一次有关人工智能的会议在Dartmouth学院召开。
1957:IBM开发成功第一台点阵打印机。
1957:FORTRAN高级语言开发成功。
四、集成电路,现代计算机插上腾飞的翅膀
尽管晶体管的采用大大缩小了计算机的体积、降低了其价格,减少了故障。但离人们的要求仍差很远,而且各行业对计算机也产生了较大的需求,生产更能更强、更轻便、更便宜的机器成了当务之急,而集成电路的发明正如\"及时雨\",当春乃发生。其高度的集成性,不仅仅使体积得以减小,更使速度加快,故障减少。人们开始制造革命性的微处理器。计算机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驶上了用硅铺就的高速公路。
1958年9月12日:在RobertNoyce(INTEL公司的创始人)的领导下,发明了集成电路。不久又推出了微处理器。但因为在发明微处理器时借鉴了日本公司的技术,所以日本对其专利不承认,因为日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过了30年,日本才承认,这样日本公司可以从中得到一部分利润了。但到2001年,这个专利也就失效了。
1959:1959年到19年间设计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二代计算机。大量采用了晶体管和印刷电路。计算机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可以运行FORTRAN和COBOL,接收英文字符命令。出现大量应用软件。
1959:GraceMurrayHopper开始开发COBOL(COmmonBusiness-OrientatedLanguage)语言,完成于1961年。
1960~1970
1960:ALGOL:第一个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推出。
1961:IBM的KennthIverson推出APL编程语言。
1963:PDP-8:DEC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计算机。
19:19年到1972年的计算机一般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大量使用集成电路,典型的机型是IBM360系列。
19:IBM发布PL/1编程语言。
19:发布IBM360首套系列兼容机。
19:DEC发布PDB-8小型计算机。
1965:摩尔定律发表,处理器的性能每年提高一倍。后来其内容又发生了改变。
1965:LoftiZadeh创立模糊逻辑,用来处理近似值问题。
1965:ThomasE.Kurtz和JohnKemeny完成BASIC(BeginnersAllPurposeSymbolicInstructionCode)语言的开发。特别适合计算机教育和初学者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1965:DouglasEnglebart提出鼠标器的设想,但没有进一步的研究。直到1983年被苹果电脑公司大量采用。
1965: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D6600开发成功。
1967:NiklausWirth开始开发PASCAL语言,1971年完成。
1968:RobertNoyce和他的几个朋友创办了INTEL公司。
1968:SeymourPaper和他的研究小组在MIT开发了LOGO语言。
1969:ARPANET计划开始启动,这是现代INTERNET的雏形。
1969年4月7日:第一个网络协议标准RFC推出。
1969:EIA(ElectronicIndustriesAssocia
1970~1980
1970:第一块RAM芯片由INTEL推出,容量1K。
1970:KenThomson和DennisRitchie开始开发UNIX操作系统。
1970:Forth编程语言开发完成。
1970:Internet的雏形ARPAnet(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network)基本完成。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
1971年11月15日:MarcianE.Hoff在INTEL公司开发成功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含2300个晶体管,是个4位系统,时钟频率108KHz,每秒执行6万条指令。
在后来的日子里,处理器发展主要指标一览:
处理器主频每秒百万条指令
4004108KHz0.06
80802MHz0.5
680008MHz0.7
80868MHz0.8
6800016MHz1.3
6802016MHz2.6
8028612MHz2.7
6803016MHz3.9
386SX20MHz6
6803025MHz6.3
6803040MHz10
386DX33MHz10
486DX25MHz20
486DX2-5050MHz35
486DX4/100100MHz60
Pentium66MHz100
Pentium133MHz240
Pentium233MHzMMX435
PentiumPro200MHz440
PentiumII233MHz560
PentiumII333MHz770
1971:PASCAL语言开发完成。
1972:1972年以后的计算机习惯上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后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功能更强,体积更小。人们开始怀疑计算机能否继续缩小,特别是发热量问题能否解决?人们开始探讨第五代计算机的开发。
1972:C语言的开发完成。其主要设计者是UNIX系统的开发者之一DennisRitche。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语言,开发系统软件,特别受人喜爱。
1972:Hewlett-Packard发明了第一个手持计算器。
1972年4月1日:INTEL推出8008微处理器。
1972:ARPANET开始走向世界,INTERNET革命拉开序幕。
1973:街机游戏Pong发布,得到广泛的欢迎。发明者NolanBushnell,后来Atari的创立者。
1974:第一个具有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CLIP-4推出。
五、计算机技术渐入辉煌
在这之前,计算机技术主要集中在大型机和小型机领域发展,但随着超大规模集
工业电脑和普通电脑区别:
壳子要硬,耐摔耐撞。电路稳定,适应更恶劣的环境。系统默认配置适于无人看管。
端口多。工业电脑一般有好几个串口,有些还配置了双网卡,大功率的WIFI、GPIO、继电器、开关量模拟量采集端口。功耗低。工业电脑不需要复杂的图形和数字运算,可以选用低功耗CPU和核心显卡。
一体机的好处是:
1、机箱和显示器在一起,占用空间小,不需要鼠标键盘。
2、机箱和显示器共用一个外壳,节约成本,可以减免一些线路,合现场更整洁。
3、工业一体机大多使用电阻屏,而普通平板和一体机很少有电阻屏的型号。电阻屏的抗干扰能力比电容屏好,不怕湿不怕脏。至于说柔韧性,工业一体机的触屏也是硬的,不如早期的手机电阻屏那么软。工业一体机的电阻屏是硬屏,不适合用笔或指甲压,用手指划动的摩擦力大,不适合拖放操作,但是工业应用几乎没有拖放操作,反而较大的摩擦力能够避免打滑,本来是缺点的,在工业一体机上反而变成优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