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脑中的CPU代表什么

2.请大家帮我选一款笔记本电脑!

3.谁知道ibm笔记本全系列型号

4.Ipod 80G属于Ipod Classic还是Ipod Video?

电脑系统文件多少g_电脑系统文件高达80g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首先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许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是分区就一定要把硬盘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不过,不论我们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这样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编辑本段]为什么要给硬盘分区:

一般笔记本买回来时都只有一个C盘。

1.当系统需要还原时,整个C盘也就是系统盘都被格式化掉,如果资料都存在系统盘里就会全部灰飞烟灭。

2.系统盘装了太多其它东西会拖慢系统运行速度。

3.不同类型的资料装相应的盘,分门别类,自己好找。

4.硬盘分区之后,簇的大小也会变小。簇是指可分配的用来保存文件的最小磁盘空间,操作系统规定一个簇中只能放置一个文件的内容,因此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只能是簇的整数倍;而如果文件实际大小小于一簇,它也要占一簇的空间。所以,簇越小,保存信息的效率就越高。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DOS和FAT文件系统最初都被设计成可以支持在一块硬盘上最多建立24个分区,分别使用从C到Z 24个驱动器盘符。但是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DOS的分区命令FDISK允许用户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在扩展分区内在建立最多23个逻辑分区,其中的每个分区都单独分配一个盘符,可以被计算机作为独立的物理设备使用。关于逻辑分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盘的MBR内。这也就是说无论硬盘有多少个分区,其主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也就是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的信息。

[编辑本段]硬盘分区原理

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3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

在硬盘中非DOS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内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非DOS分区之外的系统一般不能对该分区内的数据进行访问。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而扩展分区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极容易造成硬盘分区与逻辑磁盘混淆;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 ,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

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编辑本段]硬盘分区的常见格式:

1、fat16

对电脑老"鸟"而言,对这种硬盘分区格式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大都是通过这种分区格式认识和踏入电脑门槛的。它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的最大分区为2gb,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 3.x、win 95、win 到win 98、windows nt、win 2000/XP,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但是fat16分区格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硬盘的实际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而且每簇的大小由硬盘分区的大小来决定,分区越大,簇就越大。例如1gb的硬盘若只分一个区,那么簇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文件只有1字节长,存储时也要占32kb的硬盘空间,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这样就导致了磁盘空间的极大浪费。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随着当前主流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这种缺点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克服fat16的这个弱点,微软公司在win 操作系统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2、fat32

这种格式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用户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硬盘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还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硬盘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 、win 98和win 2000/XP。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用fat16格式分区的硬盘要慢;另外,由于dos系统和某些早期的应用软件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统和某些旧的应用软件了。

3、ntfs

ntfs分区格式是一般电脑用户感到陌生的,它是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的硬盘分区格式,使用windows nt的用户必须同这种分区格式打交道。其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对硬盘的空间利用及软件的运行速度都有好处。它能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通过对用户权限进行非常严格的限制,使每个用户只能按照系统赋予的权限进行操作,充分保护了网络系统与数据的安全。但是,目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不多,除了windows nt外,刚刚上市的win 2000也支持这种硬盘分区格式。

不过与windows nt不同的是,win 2000使用的是ntfs 5.0分区格式。ntfs 5.0 的新特性有"磁盘限额"--管理员可以限制磁盘使用者能使用的硬盘空间;"加密"--在从磁盘读取和写入文件时,可以自动加密和解密文件数据等。随着 win 2000的普及,广大电脑用户会逐渐熟悉这种分区格式的。

4、linux

linux操作系统是去年it媒体炒得最为火爆的操作系统。由于该系统为自由软件,几乎不用花钱就能装入电脑,所以赢得了许多用户。它的磁盘分区格式与其他操作系统完全不同,共有两种格式:一种是linux native主分区,一种是linux swap交换分区。这两种分区格式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极佳,结合linux操作系统后,死机的机会大大减少,能让我们摆脱windows常常崩溃的噩梦。但是,目前支持这一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只有linux,对linux系统不感兴趣的用户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想你一定对常见的硬盘的分区格式有所了解了。那么,赶快根据你所需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给你的硬盘确定分区格式吧。

硬盘必须先经过分区才能使用,磁盘经过分区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FORMAT)的工作,硬盘都必须格式化才能使用。

格式化是在磁盘中建立磁道和扇区,磁道和扇区建立好之后,电脑才可以使用磁盘来储存数据。

在Windows和DOS操作系统下,都有格式化Format的程序,不过,一旦进行格式化硬盘的工作,硬盘中的数据可是会全部不见喔!所以进行这个动作前,先确定磁盘中的数据是否还有需要,如果是的话先另行备份吧。

5.exFAT

exFAT(全称Extended File Allocation Table File System,扩展FAT,即扩展文件分配表)是Microsoft在Windows Embeded 6.0(包括Windows CE 6.0、Windows Mobile)中引入的一种适合于闪存的文件系统。对于闪存,NTFS文件系统过于复杂,exFAT更为适用。

相对FAT文件系统,exFAT有如下好处:

?增强了台式电脑与移动设备的互操作能力

?单文件大小最大可达16EB(2 305 843 009 213 693 952字节,就是16M个TB,1TB=G)

?簇大小可高达32MB

?用了剩余空间分配表,剩余空间分配性能改进

?同一目录下最大文件数可达65 536个

?支持访问控制

?支持TFAT

用该文件系统的闪存盘不支持Windows Vista ReadyBoost。Windows Vista SP1支持该文件系统。

请注意:exFAT只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只为U盘而生。

需要严格注意的是,这种分区只有vista支持,其他系统不能使用,xp可以通过替换驱动文件的方式支持此格式,但是只能读写,不能格式化

[编辑本段]已用空间计算

当硬盘刚分好区之后,每个分区会有60多M的已用空间(我是在自己的WDC WD6401AALS-00L3B2上发现的,我不知道别的品牌别的型号的硬盘是否也是这个规律,所以若有不符还请大家批评),这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经本人研究归纳如下:

n GB硬盘已用空间 为 (67571712 + 32768 * n) 字节 ± 字节

其中67571712 = 2^26 + 2^18 + 2^17 + 2^16 + 2^12

即 (64.44140625 + 0.03125 * n) MB ± 0.000065625 MB(误差很小,几乎忽略不计)

以下数据均为过剩值

(也就是说当n<17G时 65M)

( 18G<n<49G 66M)

( 50G<n<81G 67M)

( 82G<n<113G 68M)

( 114G<n<145G 69M)

( 146G<n<177G 70M)

( 178G<n<209G 71M)

( 210G<n<241G 72M)

( 242G<n<273G 73M)

( 274G<n<305G 74M)

[编辑本段]硬盘分区 整G整数算法

(从1g到200g最精确的整数分区)(转)整数分区通常的算法是M=(G-1)X4+*G,M为分区时输入的大小.比如我们所需要的分区为10G,则(10-1)X4+X10,结果为10276M,实际上这种算法并不准确。

硬盘一般有255磁头,63扇区(此处待考证,一般没那么多的磁头,但后面的结果还是正确的),故每柱面大小为:

512byte x 255 x 63=8225280bytes =7.84423828125 M

如果要分4G,那么要4×M=4096M

需要柱面数为4096÷7.84423828125=522.166

取整数既为523个柱面

应分M数为523×7.84423828125=4102.53662109375M

不管小数点后面几位都进1,也就是4103M,windows就认为是4.00G了。(此处有疑问,为何4103M但windows却识别为整G)

这个方法NTFS和FAT32通用。

从1g到200g最精确的整数分区

1G : 1028M

2G : 2056M

3G : 3075M

4G : 4103M

5G : 5123M

6G : 6150M

7G : 7170M

8G : 8198M

9G : 9217M

10G : 5M

15G : 15367M

20G : 20482M

25G : 25604M

30G : 30726M

35G : 35841M

40G : 40963M

45G : 46085M

50G : 51208M

55G : 56322M

60G : 61444M

65G : 66567M

70G : 71681M

75G : 76803M

80G : 81926M

85G : 87048M

90G : 92162M

95G : 285M

100G : 07M

110G : 112644M

120G : 122888M

130G : 133125M

140G : 143362M

150G : 153606M

160G : 163843M

170G : 174088M

180G : 184324M

190G : 194561M

200G : 204806M

虽然转了文章,但我还是不明白~究竟硬盘分区的原理是什么?[如一个分区是否要取整柱面数(磁盘分区是按扇、按柱逐道推进的,因为磁盘实际读写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个柱面的存储大小=扇区数*磁头数*扇区大小;举个例子:如C盘要分整G,根据柱面的存储量计算出需要非整数个柱面,如100.5个,那执行分区后,C盘实际占多少个柱面数呢,101个吗?还是占100.5个,那101柱面的后面多余存储空间留给下个盘用?如果是取整柱数,那实际的C盘大小就会超过原定的整G,那windows又怎么识别为整G呢?]

分区时输入的的大小和windows下识别的大小原理一样吗?答案应该是否定,那是什么原理呢?硬盘分区时是按柱进行,还是整道进行,还是整扇区进行?如分好的C盘无论是否整G,那它是整柱还是整磁道还是整扇区~~~

[编辑本段]如何使用DM对硬盘进行分区

选择菜单

1.Easy Disk installatin

硬盘自动分区选项,这是为DM提供硬盘自动分区选项。选择后,DM会根据硬盘容量自动进行分区操作。这个功能比较适合初计算机初级用户使用。

小提示:用自动分区,系统就不会提示用户对硬盘进行分区,只能按默认的方式进行。不建议选择此项。

2.Advanced Options

高级选项,此选项为DM提供的手动分区选项。选择后会出现一个二级子菜单:

手动分区 二级子菜单

二级子菜单共有三个选项,这三个选项的功能分别是:Advanced Disk Installation(硬盘分区高级选项);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Upgrade Disk Manager(修改升级硬盘驱动程序ONTRACKD.SYS,以及识别大容量硬盘)。

二、实战分区

1.选择Advanced Disk Installation选项,DM会自动搜索硬盘。搜索完毕后,系统会询问你使用哪一种分区格式。

2.选择分区:由于要自己设置各分区大小,所以前两个自动分区的选项不予考虑,直接选择Option(C)Define your own,手动对硬盘进行分区。

3.设置各分区大小:首先输入主分区的大小,然后依次输入各逻辑分区的大小(请注意,它与与Fdisk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建立扩展分区选项)。完成分区后,选择“Se and Continue”选项,此后,连续“确定”两次保存设置结果。如果对哪一个分区容量不满意,可以按Del键删除分区后,重新建立分区。

4.完成格式化分区

保存分区信息后,按下“Alt+C”组合键继续操作,系统会提示是否对硬盘的各分区进行快速格式化,选择“Y”对各分区进行快速格式化操作。

所有操作完成后,系统会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只有在重启后,设置才会生效)。

小提示:请注意,在格式化工作完成后,请等待系统提示重启时再重启计算机。否则可能会出现分区无效,甚至分区丢失的严重后果。

[编辑本段]硬盘分区变成RAW格式的解决办法

第一步:首先进入“控制面板”并切换到经典视图,找到“管理工具”,双击打开,再双击打开“本地安全策略”,单击“本地策略”前面的加号,再单击“安全选项”,在右面窗口中找到“网络访问: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项,然后将其后面的安全设置“仅来宾-本地用户以来宾身份认证”改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认证”。

第二步:打开“我的电脑”,在RAW格式的分区上点右键,单击属性,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找“安全”标签,将“组或用户名称:”列表框中的乱码删掉,然后添加本机的用户即可。

提示:如果右击分区,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没有“安全”标签的话,可打开“我的电脑”,依次点击“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面的对勾取消即可。

不太懂 这个是帮你找的 不知道对你有用没有

电脑中的CPU代表什么

关于GHOST的时说找不到一个叫GHOSTERR.TXT文件的解决方法

GHOST的时说找不到一个叫GHOSTERR.TXT文件的解决方法在下载iso文件刻堞后使用ghost恢复安装经常会出现GHOSTERR.TXT,到底怎么回事,我的一点体会!

1、下载iso是否完整。

2、刻堞速度是否低速(10~16)正确。

3、是用什么软件刻录的,用Nero刻堞就不好说了,他的反盗版功能厉害如果序列号错误,它在不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你损失没商量,建议用Alcohol

120%或UltraISO刻录。

4、你的光驱读有问题。

5、你的机器跳线、数据线是否连接正确。

6、你安装恢复前是否格式化了c盘,没有请格式化c区fat32。

7、还有莫名其妙的可能,原来可以安装恢复的盘再使用就不行了就会出现GHOSTERR.TXT,但不理

它放在一边过段时间再使用发现可以啦,呵呵,可能见鬼了。

这是我的体会,

Alcohol 120% v1.9.5

Build 3105 破解版 ://.ylmf.net/Software/catalog21/346.html

UltraISO正式破解版

7.60 ://.ylmf.net/Software/catalog21/302.html

Nero

Burning ROM 7 精简版(简繁英 ) ://.ylmf.net/Software/catalog37/1286.html

下面的是别人的体会。-

*******************************

GHOST时出现A:\GHOSTERR.TXT

解决方法

用格式化c区看看,有时会又意想不到的效果。

(1)ISO文件正确;

(2)光驱性能,光盘质量;

(3)GHOST版本;

(4)硬盘问题(好解决,重写硬盘的引导扇区再格式化,进入纯dos:

FDISK /MBR 再: FORMAT C: ).

还未解决恢复GHOST系统时出现A:\GHOSTERR.TXT的,

就该考虑内存有没有问题.

光顾许多论坛,却从末有人提过.

主板跟内存也有因果(内存跟主板不兼容).

多发生在老的Lntel芯片组的主板.如:lntel

BX 810e 810e2 815e 815ep 815ept

特别都装有多条内存的情况下,

更易发生恢复GHOST系统时出现A:\GHOSTERR.TXT的现象.

原因是内存跟主板不兼容,

因为Lntel芯片组的主板只有提供4条Bank,

DIMM2/3公用俩条Bank

最终解决:

(请测试!)

(1)不能超过512M;

(2)使用俩条以上的内存,最好选用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容量除外)的内存;

(3)要使用三条内存,确保DIMM2/DIMM3插槽上使用的都是单面内存,也就是不能超过4面Bank;

(4)尽量不要超频.

(5)换过质量好的内存;

(6)内存换过插槽.

除以下原因外,就是你的内存跟主板不兼容

产生原因:

1.iso下载不完整,无论什么方式下载一定要校验md5码

2.刻录机刻录质量不好或刻录盘质量有问题,刻录要用低于24x的终结刻录

3.安装时所用的光驱读盘性能有问题

4.ghost时有震动机箱等外力因素,一般重新安装就好了

5.超刻造成的因素最大,所以超过700m的盘,就非常危险,几乎都会出现这样问题。

因为iso中的gho文件是个高压缩的ghost文件,整个文件高达650m左右,如果以上等因素影响就会半途停止或第一次启动失败或系统个别文件丢失。

请检查一次解决。

如果有能力,把iso解压缩出来或用d-tools分离出来,然后用ghost8.0恢复到c盘,速度和成功率都很高。

还有可能——很多人遇到可能是这种情况:原c盘磁盘有错误,需要扫描一下或整理一下。

gho文件解压缩出来也一样,最好使用DAEMON-TOOL之类的虚拟光驱,然后复制出来。还出错,那就再试一次。

总之,要尽量保证gho文件完整。

------------------------------------------------------

原因:三个可能--a、镜像文件本身损坏(可能是下载过程中传输数据时损坏,也可能是数据写入出错损坏)b、光盘不良导致光驱读盘不顺(可能是刻录失败或者光盘本身质量问题)c、GHOST版本太低导致镜像不能使用(请不要使用GHOST

8.0以下的版本,尤其是7.5版。2003版可能可以,但是建议最好用8.0版。镜像中的GHOST版本为8.0版。)

解决办法:a、重新下载。

b、重新刻录在一张质量较好的光盘并保障刻录成功。c、使用GHOST

8.0版

-----------------------------------------------

产生原因:

1.iso下载不完整,无论什么方式下载一定要校验md5码

2.刻录机刻录质量不好或刻录盘质量有问题,刻录要用低于24x的终结刻录

3.安装时所用的光驱读盘性能有问题

4.ghost时有震动机箱等外力因素,一般重新安装就好了

5.超刻造成的因素最大,所以超过700m的盘,就非常危险,几乎都会出现这样问题。

因为iso中的sys.gho是个高压缩的ghost文件,整个文件高达650m左右,如果以上等因素影响就会半途停止或第一次启动失败或系统个别文件丢失。

请检查一次解决。

如果有能力,把iso解压缩出来或用d-tools分离出来,然后用ghost8.0恢复到c盘,速度和成功率都很高。

用GHOST时,尽量不要超频

**************************************************

1、GHOST的时候跳出一个对话框~说找不到一个叫GHOSTERR.TXT的文件~”

·解决办法:确保光盘慢速刻录,用PQ或者format c:/u把C盘格式化,建议用FAT32格式。有时不格式化,重复克隆2-3次即可成功。

2、出现I/O错误怎么办?

目前初步判断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那些IMG软盘镜像文件的问题。如果你想用光盘上的文件克隆系统,只有手动这一招了。启动光盘上的MSDOS7.1,进行菜单2的DOS-REAL模式,然后到光盘上的EZBOOT\GHOST目录,启动GHOST

8.0,然后把光盘根目录下的GHO文件克隆到你的目标分区。

3、电源管理模式不对,怎么修改?

·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如果看见显示的电源管理模式不对,也可更改。(一般是由电脑自动判断)

·如果能进入系统,则在C:\Program

Files有程序可以改,运行AUTOSETHAL.CMD

·如果系统无法进入,则可用光盘上的工具修改。

4、电源管理模式有哪些类型?

·ACPI Multiprocessor PC

一般用于2003年以后买的电脑,Win2000-2003

均支持这种电源模式。用于安装了多个处理器的ACPI多处理器主板,处于ACPI模式下的双处理器电脑(主板支持双处理器),如主板支持HT(超线程)并且安装了支持HT功能CPU的主板/安装了双CPU的早期入门级双CPU主板/入门级服务器及一小部分部门级服务器,如INTEL

845GE L 845PE、865PE以上并使用P4 X.X HT CPU,2004年以后,这种机子比较普遍了。

·MPS Multiprocessor

PC

MPS multiprocessor PC:APM模式下的双处理器电脑(主板支持双处理器)

Win2000 WinXP Win2003

均支持。请核对主板或电脑说明书,慎重选择。

·Compaq SystemPro Multiprocessor or 100% Compatible

Compaq SystemPro Multiprocessor or 100% Compatible 很少见了,呵呵,不知道该怎么写说明了

Win2000 WinXP支持,不适用Win2003.

·ACPI Uniprocessor PC

一般用于2003年以后购买中高端电脑,Win2000-2003

均支持这中电源模式。用于安装了一个处理器的ACPI多处理器主板,处于ACPI模式下的双处理器电脑(主板不支持双处理器),或处于ACPI模式下的单处理器电脑,主板提供APIC功能,如SIS

748/大部分INTEL 845系列/VIA KT600/nVIDIA nFORCE2或更新的产品,一般2003年以后的机子使用这种模式。

·MPS

Uniprocessor PC

MPS single

processor:APM模式下的双处理器电脑(主板支持双处理器),或APM模式下的单处理器电脑,主板提供APIC功能Win2000 WinXP Win2003

均支持。请核对主板或电脑说明书,慎重选择。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ACPI] PC

[Default]

一般用于2003年前买的电脑,目前最常见的类型,Win2000-2003

均支持ACPI用于带有单处理器的ACPI系统的单处理器主板,处于ACPI模式下的单处理器电脑,主板不提供APIC功能。如果选择这个启动发现左上角光标一直闪不能进入系统请在bios中打开ACPI。主板芯片高于BX440低于或等于INTEL

815/SIS 735/NFORCE1/ALI/VIA KT400/VIA P4X266等,一般2003年以前的机子都支持这种模式。

·Standard

PC

Standard PC 通用于任何标准PC、非ACPI、或非MPS,可以使386、486、Pentium2 350以下或其他类型的机器;

所有系统均支持,但新主板支持ACPI并打开了ACPI的新主板使用这个可能导致不能软关机!

另外还有一种:

·Silicon

Graphics Visual Workstation

Silicon Graphics Visual Workstation

很少见了,只有Win2000支持了

----------------------------------------------

齐天宇:

原因:三个可能--a、镜像文件本身损坏(可能是下载过程中传输数据时损坏,也可能是数据写入出错损坏)b、光盘不良导致光驱读盘不顺(可能是刻录失败或者光盘本身质量问题)c、GHOST版本太低导致镜像不能使用(请不要使用GHOST

8.0以下的版本,尤其是7.5版。2003版可能可以,但是建议最好用8.0版。镜像中的GHOST版本为8.0版。)

解决办法:a、重新下载。

b、重新刻录在一张质量较好的光盘并保障刻录成功。c、使用GHOST

8.0版

======================================

GHOST开始或者到一半的时候出现NO

GHOST.TXT,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之中发现在另外一台机器上面可以装上去,当时我查看这两台机器的不同,最后证实是内存用的不一样,我换另外一条内存后问题解决。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在文件对考的过程中内存的占用率非常高,质量差一点的内存在复制文件的过程中经常出差错,但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办法还是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我也试过网友建议的其他方法,在有些机器上面管用,有些还是不行,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GHOST安装光盘的有效应用。我刚才看到一位朋友谈起这方面的问题,我建议高手们联合起来来共同攻破这个难题,真正做到一盘在手、万事无忧的目的。

815主板与现代内存条存在兼容问题:

最近,因为内存便宜,许多用户都购买了内存条进行升级。其中有不少用户的主板用的是815E或者815EP芯片组,并且买的是现代内存条。殊不知,815

芯片组的主板在搭配现代内存时,如果是双面的内存条,只能支持一根,如果是单面的内存条,则可以支持两根以上(当然,最多512

兆)。这样,造成很多用户买双面的内存回家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轻则自动退出游戏,重则出现蓝屏,甚至死机。不管怎样也找不出原因,换了多条内存条也不能解决问题,连很多商家也不知道有这种问题,因此在卖给你内存的时候,也不会问你用的什么主板了。

当然这个问题对其它品牌的内存条也可能会有相同的情况,本人没有一一试过,所以不敢乱下定论,不过,现代内存条与 815

主板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是肯定存在的

===================================

内存是电脑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同时内存也是电脑故障的一个主要来源。基于其重要性,内存故障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这里给大家分析几个典型的内存故障,希望从中能学到解决内存故障的思路和办法。

1.内存质量欠佳导致Windows安装出错

故障现象:一台新装配的兼容机,配置为Pentium4

1.8A、i845G主板、杂牌HY 256MB DDR266内存,希捷酷鱼5代60GB硬盘。硬盘分好区后安装Windows

98,安装过程中复制系统文件时报错,按下“取消”后可以跳过错误继续安装,但稍后再度报错,Windows安装不能完成。由于故障发生在系统文件复制阶段,初步怀疑是安装光盘的问题,格式化硬盘并更换Windows

98光盘进行重装,故障依旧。故障疑点转移到硬盘和内存身上,更换硬盘后故障仍然存在,排除掉硬盘,更换内存后故障消失,最终确认导致Windows安装出错的祸首为劣质内存。

故障分析:Windows安装过程需要从光盘复制文件到硬盘,而内存作为系统数据交换的中转站,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例就是内存质量不佳,不能稳定工作而导致系统文件复制出错。因为内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质量不容忽视,使用劣质内存甚至无法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更不要说,在使用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所以建议尽量选购优质的品牌内存。

2.注册表频频出错祸起内存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配置为Pentium

Ⅲ 550(超频到731MHz)、SiS630主板、杂牌HY 192MB(128MB+64MB)

SDRAM内存。使用一年多后系统变得不稳定,经常在开机进入Windows后出现注册表错误,需要恢复注册表。刚开始时以为是操作系统不稳定,格式化硬盘重装后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甚至变得更严重,有时甚至出现“Windows

Protection

Error”。由于CPU一直在超频状态下运行,初步怀疑故障源于CPU,CPU降频后注册表出错的频率明显降低,更加怀疑故障由CPU导致,特意更换了CPU,然而故障并没有消失,依然不时出现。为彻底排除故障,使用替换法进行测试,最终发现罪魁祸首是那条64MB的内存。

故障分析:该机长期在超频状态下运行,CPU和内存的时钟频率均为133MHz。那条64MB的内存用的是HY

-7K的芯片,做工也较差,长期在133MHz下运行终于不堪重荷,导致注册表频频出错。一些做工较差、参数较低的内存也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超频工作,但长期下去往往会出现问题,引起系统故障,这是用户应该主意的问题。

3.Remarku内存导致电脑无法开机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配置为Pentium

Ⅲ 800EB、VIA 694X主板、HY 128MB PC133内存。添加了一条128MB的杂牌HY

PC133内存后显示器黑屏,电脑无法正常开机,拔下该内存后故障消失。经过检查,发现新内存条并无问题,在别的机子上可以正常使用,但只能工作在100MHz的外频下,根本无法在133MHz下使用。为使用该内存,后来不得不在BIOS的内存设置中设置了-33MHz的异步模式。

故障分析:该内存芯片上的编号标示为-75,应该为PC133的内存,但芯片上的字迹较为模糊,极有可能是从-7K或-7J的内存Remark而来,自然无法在133MHz下工作。据此,消费者在选购内存的时候要注意提防JS,防止买到Remark的内存。

4.内存插槽积尘导致内存无法正常工作

故障现象:一台电脑突然无法正常启动,喇叭发出一长三短的报警声,根据经验可确定问题出在内存身上。拆机检查发现内存条并无烧毁的迹象,拿到别的机子上也可以正常使用。对主板进行清理后插上内存条,上述故障消失,最终确认导致内存条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为内存槽积尘过多。

故障分析:电脑是一个相当精密的机器,甚至是小小的灰尘都有可能导致它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平时也要做好电脑部件的清洁工作。

5.内存不兼容导致容量不能正确识别

故障现象:一台品牌机,配置为Pentium

Ⅲ 800、i815E主板、HY

128MB内存,后来添加了一条日立128MB内存,但主板认出的内存总容量只为128MB。经过测试,在该电脑上,两条内存可分别独立使用,但一起用时只能认出128MB,可知这两条内存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后来把新添加的内存更换为用HY芯片的内存后故障得到解决。

故障分析:由于电气性能的差别,内存条之间有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该问题在不同品牌的内存混插的环境下出现的几率较大。因此,使用两条或两条以上内存条时应该尽量选择相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内存的不兼容。如果无法购买到与原内存相同的产品时,应尽量用市场口碑较好的品牌内存,它们一般都经过近万种系统的特殊匹配及兼容性测试,在元件、设计和质量上也能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另外产品的测试程序也较完善,从而确保了其可靠性、一致性和兼容性。这里需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内存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6.芯片组与内存不兼容

故障现象:在某一名牌i815主板上,一条HY

512MB

PC133内存无法被正确识别,只能认到256MB,即使更换成其它品牌的内存故障依旧。

故障分析:内存间有不兼容性问题,芯片组和内存间也有可能不兼容。Intel的815系列芯片组对单条内存支持的最大容量是256MB,不支持单条512MB的内存。这些是芯片组先天的缺陷,无法解决,我们能做的就是避免在这类芯片组上使用这么大容量的内存。

7.主板与内存不兼容

故障现象:K7时代,在技嘉7IX主板上使用单条内存,一定不能插在DIMM2上,否则装Windows

98时就会出现蓝屏。如果要安装两条内存,一般说来只能用DIMM1、DIMM3,只要涉及到DIMM2,问题就会出现。而在近期,也有Kingston颗粒的DDR333

256MB内存和nForce2

IGPv芯片组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的传闻,会出现自动重启、死机等故障。

故障分析:尽管内存和主板在上市前都做过大量的兼容性测试工作,但电脑硬件产品数目繁多且更新速度奇快,它们之间也有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尽管这个几率是相当小的。对于主板和内存的兼容性问题,并无太好的解决方法,一般说来只有选择更换内存或主板了。

请大家帮我选一款笔记本电脑!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直译为中央处理单元。按汉语习惯,一般译为中央处理器。

通常一台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五个必要的部分组成:控制器、计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而在微型计算机中,是把控制器和计算器整合集成在一个集成块中,这就是CPU了。

CPU是一台微机的核心部件,顾名思义,计算机的控制和计算都是由它来完成的,所以有人把它比喻为人的大脑。由CPU的型号,就可以大体判断一台计算机的等级高低。

这18条背下来没人敢和你忽悠CPU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 (MCH) ,I/O控制器Hub和PCI 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 Intel 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钙鹆恕?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L3 Cache(缓存),分为两种,早期的是外置,现在的都是内置的。而它的实际作用即是,L3缓存的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内存延迟,同时提升大数据量计算时处理器的性能。降低内存延迟和提升大数据量计算能力对游戏都很有帮助。而在服务器领域增加L3缓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显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较大L3缓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内存会更有效,故它比较慢的磁盘I/O子系统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请求。具有较大L3缓存的处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统缓存行为及较短消息和处理器队列长度。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 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 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 L3缓存的Xeon 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7.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tel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最先进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官方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10.指令集

(1)CISC指令集

CISC指令集,也称为复杂指令集,英文名是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其实它是英特尔生产的x86系列(也就是IA-32架构)CPU及其兼容CPU,如AMD、VIA的。即使是现在新起的X86-64(也被成AMD64)都是属于CISC的范畴。

要知道什么是指令集还要从当今的X86架构的CPU说起。X86指令集是Intel为其第一块16位CPU(i8086)专门开发的,IBM1981年推出的世界第一台PC机中的CPU—i8088(i8086简化版)使用的也是X86指令,同时电脑中为提高浮点数据处理能力而增加了X87芯片,以后就将X86指令集和X87指令集统称为X86指令集。

虽然随着CPU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l陆续研制出更新型的i80386、i80486直到过去的PII至强、PIII至强、Pentium 3,最后到今天的Pentium 4系列、至强(不包括至强Nocona),但为了保证电脑能继续运行以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以保护和继承丰富的软件,所以Intel公司所生产的所有CPU仍然继续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它的CPU仍属于X86系列。由于Intel X86系列及其兼容CPU(如AMD Athlon MP、)都使用X86指令集,所以就形成了今天庞大的X86系列及兼容CPU阵容。x86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2)RISC指令集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操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RISC指令集是高性能CPU的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CISC(复杂指令集)相对。相比而言,RISC的指令格式统一,种类比较少,寻址方式也比复杂指令集少。当然处理速度就提高很多了。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操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IA-64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ers,精确并行指令计算机)是否是RISC和CISC体系的继承者的争论已经有很多,单以EPIC体系来说,它更像Intel的处理器迈向RISC体系的重要步骤。从理论上说,EPIC体系设计的CPU,在相同的主机配置下,处理Windows的应用软件比基于Unix下的应用软件要好得多。

Intel用EPIC技术的服务器CPU是安腾Itanium(开发代号即Merced)。它是64位处理器,也是IA-64系列中的第一款。微软也已开发了代号为Win64的操作系统,在软件上加以支持。在Intel用了X86指令集之后,它又转而寻求更先进的64-bit微处理器,Intel这样做的原因是,它们想摆脱容量巨大的x86架构,从而引入精力充沛而又功能强大的指令集,于是用EPIC指令集的IA-64架构便诞生了。IA-64 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比x86有了长足的进步。突破了传统IA32架构的许多限制,在数据的处理能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观理性等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IA-64微处理器最大的缺陷是它们缺乏与x86的兼容,而Intel为了IA-64处理器能够更好地运行两个朝代的软件,它在IA-64处理器上(Itanium、Itanium2 ……)引入了x86-to-IA-64的解码器,这样就能够把x86指令翻译为IA-64指令。这个解码器并不是最有效率的解码器,也不是运行x86代码的最好途径(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在x86处理器上运行x86代码),因此Itanium 和Itanium2在运行x86应用程序时候的性能非常糟糕。这也成为X86-64产生的根本原因。

(4)X86-64 (AMD64 / EM64T)

AMD公司设计,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64位的整数运算,并兼容于X86-32架构。其中支持64位逻辑定址,同时提供转换为32位定址选项;但数据操作指令默认为32位和8位,提供转换成64位和16位的选项;支持常规用途寄存器,如果是32位运算操作,就要将结果扩展成完整的64位。这样,指令中有“直接执行”和“转换执行”的区别,其指令字段是8位或32位,可以避免字段过长。

x86-64(也叫AMD64)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x86处理器的32bit寻址空间限制在4GB内存,而IA-64的处理器又不能兼容x86。AMD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加强x86指令集的功能,使这套指令集可同时支持64位的运算模式,因此AMD把它们的结构称之为x86-64。在技术上AMD在x86-64架构中为了进行64位运算,AMD为其引入了新增了R8-R15通用寄存器作为原有X86处理器寄存器的扩充,但在而在32位环境下并不完全使用到这些寄存器。原来的寄存器诸如EAX、EBX也由32位扩张至64位。在SSE单元中新加入了8个新寄存器以提供对SSE2的支持。寄存器数量的增加将带来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同时支持32和64位代码及寄存器,x86-64架构允许处理器工作在以下两种模式:Long Mode(长模式)和Legacy Mode(遗传模式),Long模式又分为两模式(64bit模式和Compatibility mode兼容模式)。该标准已经被引进在AMD服务器处理器中的Opteron处理器。

而今年也推出了支持64位的EM64T技术,再还没被正式命为EM64T之前是IA32E,这是英特尔64位扩展技术的名字,用来区别X86指令集。Intel的EM64T支持64位sub-mode,和AMD的X86-64技术类似,用64位的线性平面寻址,加入8个新的通用寄存器(GPRs),还增加8个寄存器支持SSE指令。与AMD相类似,Intel的64位技术将兼容IA32和IA32E,只有在运行64位操作系统下的时候,才将会用IA32E。IA32E将由2个sub-mode组成:64位sub-mode和32位sub-mode,同AMD64一样是向下兼容的。Intel的EM64T将完全兼容AMD的X86-64技术。现在Nocona处理器已经加入了一些64位技术,Intel的Pentium 4E处理器也支持64位技术。

应该说,这两者都是兼容x86指令集的64位微处理器架构,但EM64T与AMD64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AMD64处理器中的NX位在Intel的处理器中将没有提供。

11.超流水线与超标量

在解释超流水线与超标量前,先了解流水线(pipeline)。流水线是Intel首次在486芯片中开始使用的。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CPU的运算速度。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又分为八级流水。

超标量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器,其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超流水线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例如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级。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越长,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更高的CPU。但是流水线过长也带来了一定副作用,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Intel的奔腾4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它的主频可以高达1.4G以上,但其运算性能却远远比不上AMD 1.2G的速龙甚至奔腾III。

12.封装形式

CPU封装是用特定的材料将CPU芯片或CPU模块固化在其中以防损坏的保护措施,一般必须在封装后CPU才能交付用户使用。CPU的封装方式取决于CPU安装形式和器件集成设计,从大的分类来看通常用Socket插座进行安装的CPU使用PGA(栅格阵列)方式封装,而用Slot x槽安装的CPU则全部用SEC(单边接插盒)的形式封装。现在还有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OLGA(Organic Land Grid Array)等封装技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目前CPU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以节约成本为主。

13、多线程

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简称SMT。SMT可通过复制处理器上的结构状态,让同一个处理器上的多个线程同步执行并共享处理器的执行,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宽发射、乱序的超标量处理,提高处理器运算部件的利用率,缓和由于数据相关或Cache未命中带来的访问内存延时。当没有多个线程可用时,SMT处理器几乎和传统的宽发射超标量处理器一样。SMT最具吸引力的是只需小规模改变处理器核心的设计,几乎不用增加额外的成本就可以显著地提升效能。多线程技术则可以为高速的运算核心准备更多的待处理数据,减少运算核心的闲置时间。这对于桌面低端系统来说无疑十分具有吸引力。Intel从3.06GHz Pentium 4开始,所有处理器都将支持SMT技术。

14、多核心

多核心,也指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rocessors,简称CMP)。CMP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其思想是将大规模并行处理器中的SMP(对称多处理器)集成到同一芯片内,各个处理器并行执行不同的进程。与CMP比较, SMT处理器结构的灵活性比较突出。但是,当半导体工艺进入0.18微米以后,线延时已经超过了门延迟,要求微处理器的设计通过划分许多规模更小、局部性更好的基本单元结构来进行。相比之下,由于CMP结构已经被划分成多个处理器核来设计,每个核都比较简单,有利于优化设计,因此更有发展前途。目前,IBM 的Power 4芯片和Sun的 MAJC5200芯片都用了CMP结构。多核处理器可以在处理器内部共享缓存,提高缓存利用率,同时简化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的复杂度。

2005年下半年,Intel和AMD的新型处理器也将融入CMP结构。新安腾处理器开发代码为Montecito,用双核心设计,拥有最少18MB片内缓存,取90nm工艺制造,它的设计绝对称得上是对当今芯片业的挑战。它的每个单独的核心都拥有独立的L1,L2和L3 cache,包含大约10亿支晶体管。

15、SMP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结构的简称,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一个服务器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处理器,并共享内存和其他的主机。像双至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路,这是在对称处理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至强MP可以支持到四路,AMD Opteron可以支持1-8路)。也有少数是16路的。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在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级主板架构中最为常见,像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256个CPU的系统。

构建一套SMP系统的必要条件是:支持SMP的硬件包括主板和CPU;支持SMP的系统平台,再就是支持SMP的应用软件。

为了能够使得SMP系统发挥高效的性能,操作系统必须支持SMP系统,如WINNT、LINUX、以及UNIX等等32位操作系统。即能够进行多任务和多线程处理。多任务是指操作系统能够在同一时间让不同的CPU完成不同的任务;多线程是指操作系统能够使得不同的CPU并行的完成同一个任务。

要组建SMP系统,对所选的CPU有很高的要求,首先、CPU内部必须内置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单元。Intel 多处理规范的核心就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APICs)的使用;再次,相同的产品型号,同样类型的CPU核心,完全相同的运行频率;最后,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产品序列编号,因为两个生产批次的CPU作为双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颗CPU负担过高,而另一颗负担很少的情况,无法发挥最大性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死机。

16、NUMA技术

NUMA即非一致访问分布共享存储技术,它是由若干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节点构成的系统,各个节点可以是单个的CPU或是SMP系统。在NUMA中,Cache 的一致性有多种解决方案,需要操作系统和特殊软件的支持。图2中是Sequent公司NUMA系统的例子。这里有3个SMP模块用高速专用网络联起来,组成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有12个CPU。像Sequent的系统最多可以达到64个CPU甚至256个CPU。显然,这是在SMP的基础上,再用NUMA的技术加以扩展,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

17、乱序执行技术

乱序执行(out-of-orderexecution),是指CPU允许将多条指令不按程序规定的顺序分开发送给各相应电路单元处理的技术。这样将根据个电路单元的状态和各指令能否提前执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后,将能提前执行的指令立即发送给相应电路单元执行,在这期间不按规定顺序执行指令,然后由重新排列单元将各执行单元结果按指令顺序重新排列。用乱序执行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CPU内部电路满负荷运转并相应提高了CPU的运行程序的速度。分枝技术:(branch)指令进行运算时需要等待结果,一般无条件分枝只需要按指令顺序执行,而条件分枝必须根据处理后的结果,再决定是否按原先顺序进行。

18、CPU内部的内存控制器

许多应用程序拥有更为复杂的读取模式(几乎是随机地,特别是当cache hit不可预测的时候),并且没有有效地利用带宽。典型的这类应用程序就是业务处理软件,即使拥有如乱序执行(out of order execution)这样的CPU特性,也会受内存延迟的限制。这样CPU必须得等到运算所需数据被除数装载完成才能执行指令(无论这些数据来自CPU cache还是主内存系统)。当前低段系统的内存延迟大约是120-150ns,而CPU速度则达到了3GHz以上,一次单独的内存请求可能会浪费200-300次CPU循环。即使在缓存命中率(cache hit rate)达到99%的情况下,CPU也可能会花50%的时间来等待内存请求的结束- 比如因为内存延迟的缘故。

你可以看到Opteron整合的内存控制器,它的延迟,与芯片组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控制器的延迟相比来说,是要低很多的。英特尔也按照的那样在处理器内部整合内存控制器,这样导致北桥芯片将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改变了处理器访问主存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带宽、降低内存延时和提升处理器性能。

谁知道ibm笔记本全系列型号

要小巧的话选3~~

总体还不错的机~

第4款惠普 Compaq Presario V3008TU的CPU---Intel Core Solo T1350处理器,Yonah核心,2MB二级缓存,1.83GHz主频,FSB 533MHz

Intel官方网站并未提供这款处理器信息,是Intel-Dell的OEM产品

第5款内存只256M,如果显卡需求比较高,想玩玩好游戏,需要独立显卡,可以考虑升级到512M内存,那么还可以~

AMD移动版的CPU用的人不多,可以不选择,总体来说第一款综合是最好的~

如过要我推荐的话选,推荐ASUS的一款给你~

华硕现在有一款7000+的本本卖 得很好,最近2个月一直在ZOL中关村在线的笔记本关注排第一位的~~

在使用上完全能达到你需要的要求,

这款本本是 华硕A8F系列笔记本中的A8H20F-DR ,

用酷睿移动双核CPU,DDR2 512M内存

规格:Core Duo T2050(Yonah-533)处理器,DDR2 512M内存,集成Intel GMA950 128M显卡,80G硬盘,千兆网卡, 5个USB2.0接口、1个1394接口、1个TV-Out输出口、1个VGA接口、4合1读卡器和ExpressCard插槽

同时还内置内置了一个35万像素的摄像头,适合上网聊天等~~

同时还是ASUS品牌,热卖中~相当不错~~

实际成交价格就是7000+,,完全能满 足你的需求

如下是和参考资料:

://.pconline.cn/notebook/testing/cn/0604/pic/asus-a8j_002l.jpg

://.pconline.cn/notebook/testing/cn/0604/pic/asus-a8j_033l.jpg

://.pconline.cn/notebook/testing/cn/0604/pic/asus-a8j_009l.jpg

://.pconline.cn/notebook/price/bj/0607/pic/829800b.jpg

://img2.zol.cn/product/5/24/cefjWduM8FGU.jpg

Ipod 80G属于Ipod Classic还是Ipod Video?

IBM PS/2系列的P70 386(1988.06),IBM第一款便携机型

主要配置:Intel 80386处理器(主频20MHz),单色等离子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4MB内存(可扩展至16MB),120MB硬盘,重9.4Kg。

IBM PS/2系列的L40 SX(1991.03)

主要配置:Intel 386SX处理器(主频20MHz),10英寸TFT单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2MB内存(可扩展至18MB),60MB硬盘,重3.5Kg。

IBM PS/55 5535-s(1990)

1990年推出的PS/55 5535-S仍然不能称之为笔记本,它是IBM第一台用STN彩色显示器的便携PC,同时用了Intel 386处理器,它拥有16MHz主频、2MB内存、40MB硬盘,性能与此前老机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PS/55 note 5523-S(1991.03)

这是IBM首台笔记本电脑。在ThinkPad还没有成为IBM的笔记本电脑品牌之前,PS/55 note系列产品使IBM保持了移动计算市场主要竞争者的地位。

主要配置:Intel 80386SX处理器(主频12MHz/16MHz),9.5英寸单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2MB内存(可扩展至6MB),40MB或80MB硬盘,重2.4Kg。

IBM PS/55 N27sx

IBM PS/2 N51sx(1992.3)

PS/55 T22sx

用键盘和笔都能操作的笔记本,这就是PS/55 T22sx,IBM第一款平板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00C(1992.10)

主要配置:Intel 80486SL处理器(主频25MHz),10.4英寸TFT彩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4MB内存(可扩展至16MB),120MB硬盘,重3.5 Kg。

ThinkPad 230CS

ThinkPad 230CS是IBM推出的第一款超便携笔记本机型,它用Intel 486/50MHz处理器、20MB内存和540MB硬盘等,它甚至比后期推出的用奔腾133处理器的便携机型还要小。

ThinkPad 750P

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并为此设计了ThinkPad 750P平板电脑。ThinkPad 750P是ThinkPad系列的第一款平板电脑。

ThinkPad 755CD(1994.10)

1994年11月发布的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的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高容量的存储器,而且光驱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可用性。ThinkPad 755CD标志着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它的主要荣誉包括《PC World》1996年最佳产品和最佳便携式电脑等。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处理器(主频100MHz),10.4"TFT彩色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810MB硬盘,重3.3kg。

ThinkPad 701C(1995.03)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处理器(主频75Mhz),10.4"TFT或DSTN彩色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8MB内存(可扩展至24MB),540MB硬盘,重2.0kg。

ThinkPad 755CDV

ThinkPad 755CDV它的特色在于它能够当投影仪使用。当时在投影机还没有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演示操作一般都是通过幻灯机来进行演示工作,当时的幻灯机不能与电脑接驳,必须先把演示材料制作成幻灯片,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ThinkPad 755CDV为此而诞生。

ThinkPad 755CDV平时看起来跟一般的笔记本电脑没什么区别,但在需要演示时,它可以拆掉屏幕顶盖,将机器直接放在幻灯机上,这时屏幕就成为可以随时变换的幻灯片,这是当时是非常酷的设计

ThinkPad 760CD(1995.10)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第一个用12.1"SVGA高分辨率显示的笔记本电脑。支持多媒体处理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此时的笔记本电脑正如当年的PC一样,开始走向普通大众。ThinkPad 760cd的主要荣誉包括《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和年度最佳产品奖、《Mobile Computing》头等产品、《PC World》世界级PC奖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处理器(主频120MHz),12.1"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1.2GB硬盘,重3.4Kg

Palm Top PC110

IBM Palm Top PC110,是史上个头最小的486级别笔记本电脑;国内还是比较难求的;一方面存量很有限,当时只在日本发信。另一方面由于造型异常小巧、可爱给人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所以即使有它的玩家也都在收藏没有几个愿意出。

ThinkPad 560(1996.05)

这款产品开创了便携式电脑的新典范,机身超薄只有1.2英寸厚,重量只有1.9Kg,“超级便携”由此成为移动计算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560还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的无线传送和通讯。和700C一样,560获得过业界的几乎所有荣誉,包括《BYTE》COMDEX最佳产品、《Info World》“头等的头等”奖、《PC Magazine》技术卓越奖、《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PC Computing》1996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轻便型便携机奖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处理器(主频133/120/100MHz),11.3"DSTN或12.1"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1.08GB硬盘,重1.9Kg。

ThinkPad 380D(19.05)

这是ThinkPad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全内置、多功能、易用性极高,是台式机的理想替代品,它在18个月内售出100多万台。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处理器(主频150MHz),12.1"DSTN或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16MB内存(可扩展至80MB),2.1GB硬盘,重3.1Kg。

IBM ThinkPad 770(19.09)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带有14.1"彩色显示器和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和多媒体功能极为强大,并在通讯、存储、TrackPoint上都进行了创新。它所获得的荣誉包括《PC Computing》19年最有价值产品奖、《PC Magazine》技术卓越奖、编辑选择奖和19年最佳高端笔记本电脑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处理器(主频233/200MHz),13.3"和14.1"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160MB),3.2GB硬盘,重量3.4Kg。

IBM ThinkPad 600(1998.04)

这是ThinkPad历史上销售量最大机型,它把性能和便携性进行了完美的均衡与结合,将“超级便携”推到了一个新的技术高峰。600受到了各种类型的市场和用户的一致欢迎,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商业周刊》年度最佳产品设计、《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PC Computing》最佳超级便携产品、《Mobile Insights》最佳移动性能奖和最佳轻便型产品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处理器(主频266/233MHz),13.3"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160MB),3.2GB硬盘,重2.5 Kg,带有CD-ROM。

IBM ThinkPad 390(1998.10)

这是一款面向中小企业商务应用的全内置机型,它在易用性和易管理性方面考虑周到,获得的荣誉包括《Computer World》笔记本电脑最佳预算奖、《Smart Computing》最有价值奖、《Windows Magazine》赢家名单奖等。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主频266MHz/233MHz),12.1"/14.1"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256MB),3.2GB硬盘,重3.4Kg。

IBM ThinkPad 240(1999.05)

主要配置:Intel Celeron处理器(主频300MHz),10.4"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64MB内存(可扩展至192MB),6.4GB硬盘,重1.32Kg。

IBM ThinkPad T20

ThinkPad T20使用700MHz的Intel便携式Pentium Ⅲ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了Intel SpeedStep技术,在保证处理速度的同时,优化了电池的性能,电池使用时间可达4个小时。ThinkPad T20用100MHz前端系统总线,配置了128MB的SDRAM内存(可扩展至512MB)、12GB的S.M.A.R.T.硬盘和35.8cm(14.1英寸)显示屏;增强型P图形卡支持多显示器显示;内置V.90标准的56Kbps迷你型PCI调制解调器,并随机附带内置RJ-11和RJ-45端口,只需一步就可连接调制解调器和网络。

IBM还为ThinkPad T20提供了许多新的可选特色,增强了T20的灵活性和功能扩展能力,例如所有T20面板顶部的边缘处都有一个UltraPort连接器,这一创新的端口为BlueTooth装置预留出实现无线通讯的位置,支持数码相机和电源管理等功能。

IBM ThinkPad X24

IBM ThinkPad X是IBM笔记本家族中最轻巧的一个系列,在ThinkPad诞生10周年之际,新品ThinkPad X24正式上市。全新的ThinkPad X24用支持SpeedStep技术的Intel PⅢ 1.13GHz移动处理器,标准内存为256MB,硬盘容量为30GB。为让用户有满意的显示效果,ThinkPad X24还专门配备了ATI Radeon Mobility显卡。

ThinkPad X24可以说是目前网络连接性能最为完善的一款超轻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TransNote

将笔记本电脑的机身设计成屏幕80度折叠形式,并且将整部电脑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主机一块是称为Digital NotePad的手写板。最妙绝的是,这两块既可以分开使用又可以一同使用。不过此款机器只在美国才有销售,销售业绩也不是很好,卖了很短时间就停产了,由此成为了真正“笔记本”的绝响!

ThinkPad S30

B5尺寸ThinkPad S30主要定位于携带使用,重量为1.45kg,该机在用小型机体设计的同时,还确保了能够流畅输入的键盘 尺寸。键距为18.25mm,键高为2.5mm。ThinkPad s30备有内置遵循IEEE 802.11b的无线LAN模块的款式和内置100BASE-TX/10BASE-T LAN端口及IEEE 1394端口的款式。其他配置则基本相同:超低电压版Mobile Pentium III(600MHz、支持SpeedStep功能)、128MB(最大256MB)主内存和20GB硬盘、显示器为10.4英寸TFT液晶(分辨率为×768)、内置56k调制解调器。外形尺寸为长257mm×宽213mm×厚22.5~32.3mm。

ThinkPad T30

IBM ThinkPad T30系列笔记本电脑综合了ThinkPad T系列的卓越品质,特别用了功能强劲的1.6GHz英特尔P4-M 处理器,并进一步增强了无线通讯、系统安全、高效管理以及选件等方面的功能,为繁忙的商务旅行用户提供了绝佳的电子化体验。与传统的ThinkPad T系列不同的是,ThinkPad T30部分机型特别设置了IBM UltraN双重指点系统,配合TrackPoint和IBM客户化的触控板,实现了指点的灵活性,此举使一些习惯触控板的用户也能够选择ThinkPad;所有机型中均内置有双天线的802.11b无线技术

ThinkPad A31P

经历了A系列的诞生以及A21P、A22P、A30P的优秀表现,在人们眼中,以P结尾的A系列便因为拥有最顶级的硬件配置而成为ThinkPad最具有移动工作站气质的一个系列,而终极之作A31p作为ThinkPad首次以移动工作站级名义发布的笔记本,在推出后凭借强大的性能、丰富的外设支持并辅之以突出的多媒体特性,迅速成为移动工作站的代名词,并将其他品牌笔记本的移动工作站压得透不过气来。在ThinkPad A31系列产品中,ThinkPad几乎用上了所有能加上去的功能,像是UltraPort 2000与Ultraport Plus接头、ThinkPad FlexView Display 170度视角、选购的嵌入式保全子系统(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支持新型数字键和Palm底座的Ultrabay Plus、ThinkLight键盘灯功能、内建802.11b无线网络功能(屏幕两旁都有内建天线)、选购的蓝牙支持,以及搭配64M DDR内存的新ATI Mobility FireGL 7800显示芯片。过去这些功能都分散在不同型号的机种当中,不过这倒是第一次ThinkPad把所有功能都作在同一台机器上。

ThinkPad X30

ThinkPad X30笔记本电脑沿袭了此前X系列机型的设计风格,钛合金的外壳不仅让这款笔记本电脑比其它机型更轻便、结实,外观也漂亮多了。与目前市场的一些轻薄机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并没有用当时日趋流行的移动P4处理器。而用的是更节能的PIII-M 1.06GHz或1.2GHz处理器。

ThinkPad T40

2003年3月,正当Intel向全世界宣布史上第一颗针对笔记型计算机开发的CPU---Pentium-M正式公开时,IBM也向世人展示其最新一代的旗舰机种---ThinkPad T40-Series。

ThinkPad G40

ThinkPad G40系列用了Pentium 4 2.4GHz-3.06GHz或赛扬2.0Ghz处理器,移动I852GM芯片组,内建Intel Extrame 3D显示核心,同主内存最高共享64M作为显示内存,128M或256M内存,20G或40G 4200转硬盘,14.1/15.0 英寸 XGA或者15.0英寸SXGA+液晶显示屏,CDROM、DVDROM或COMBO驱动器,部分型号内置无线网卡

ThinkPad R50P

在IBM的笔记本电脑系列定位中,R系列以往一向是追求性能价格比的型号,而且配置一直是低于旗舰机种T系列,但2003年发布的R50系列改变了这一历史。原因很简单,IBM的A系列停产之后,ThinkPad产品线中一直缺乏移动工作站级别的产品,现有的T系列因为要兼顾便携性和性能,无法用15英寸级别的高质量显示屏,所以在R50P出现之前,A系列移动工作站可以说是后继无人。值得一提的是,R50P用的是7200转的笔记本硬盘,这在2003年是件值得了不起的创举。

ThinkPad X40

IBM ThinkPad X40一改它IBM以往商务稳重大哥的形象,12英寸的屏幕虽然纤秀,却一点不失IBM的面子。IBM X40号称为IBM史上最具便携性的笔记本,是一款侧重移动性和便携型的超轻薄本本。X40外观简约,体积轻巧,重1.23kg,携带性和移动性强。

ThinkPad X41 Tablet

X41 Tablet基于Intel Centrino Sonoma平台,用低电压版Intel Pentium M处理器758型号1.50 GHz (FSB 400/2MB L2),Intel 915GM高速芯片组,内含英特尔图形媒体加速器(Intel Graphic Media Accelerator 900,简称Intel GMA 900),硬盘容量为40 GB,内存子系统为双通道规格DDR2-4200,操作系统为最新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

ThinkPad Z60t

Z60系列是ThinkPad首个宽屏系列,可以看出宽屏在消费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Z60t拥有14.1英寸显示屏,分辨率为1280x768(WXGA),目前该系列还没有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可选。宽屏对于同时显示多个视窗比较方便,当然电子表格和宽屏DVD**等应用就更不用说。200nit的亮度可能并不算太高,而Z60m将提供MaxBright可选,达到300nit

ThinkPad Z60m

作为宽屏Z60系列的旗舰机型,钛金版Z60m用了主频高达2.0GHz的P-M760处理器,512M DDR II 533MHz内存,80G 5400转硬盘,带128M独立显存的ATI X600显卡,RAM刻录光驱,15寸高亮度显示屏,分辩率高达1680×1050(WSXGA+),这就意味着Z60m具有比一般的15寸屏幕多出约30%可视面积,更有利于满足视觉效果

这是以前的,现在的就是X系列的X30,X31,X60,X61等,R40,R60,R60e,R61等,T系列的T42,T43,T60,T61,T61p等等。

以及今年推出的X300,将要推出的X200,X400,X500等就不介绍了,这些型号和介绍都非常好找,主要就是以前的不好知道。

video比classic早推出。video现以停产。

是首先是外形不同

classic是磨砂铝合金前面板,video是塑料前面板

容量不同

video是30G/80G,classic是80G/160G

操作界面也不同,classic界面更友好,而且支持cover flow

另外,classic电池续航能力也更强

价格方面

video80G的价格和classic80G价格基本相同2000偏上一点。

Ipod video

尺寸和重量 (80GB 机型)

高度:10.35 厘米(4.1 英寸)

宽度:6.18 厘米(2.4 英寸)

厚度:1.4 厘米(0.55 英寸)

重量:157 克(5.5 盎司)

容量30GB 或 80GB 硬盘(1)

可容纳 7,500 首 (30GB) 或 20,000 首(80GB)

以 128-Kbps 压缩的 AAC 格式歌曲(2)

最多可容纳 25,000 张 iPod 可浏览的照片(3)

可容纳长达40小时(30GB)或100小时(80GB)的(4)

通过 USB 硬盘储存资料

显示屏2.5 英寸(对角线)

QVGA 半透反射式 65,000

彩色 LCD与白色 LED

背光显示屏 320 x 240

像素分辨率,每点距为 0.156

音频频率范围:20 Hz 至 20,000 Hz

支持的音频格式:AAC(16 至 320 Kbps)、受保护的AAC (来自 iTunes Store)、MP3(16 至 320 Kbps)、MP3 VBR、Audible (2、3 和 4 格式)、Apple Lossless、WAV、AIFF

支持的格式:H.264 ,高达 1.5 Mbps,640 x 480 像素,每秒30 帧,Baseline Low-Complexity Profile

支持 AAC-LC 音频,高达 160 Kbps,48 KHz,.m4v、.mp4 及 .mov 格式的立体声音频;H.264 ,高达 768 Kbps,320 x 240 像素,每秒 30 帧,达到 Level 1.3 的 Baseline Profile

支持 AAC-LC,高达 160 Kbps,48 KHz,.m4v、.mp4 及 .mov 格式的立体声音频;MPEG-4 ,高达 2.5 Mbps,640 x 480 像素,每秒 30 帧,Simple Profile

支持 AAC-LC,高达 160 Kbps,48 KHz,.m4v、.mp4 及 .mov 格式的立体声音频 耳机 频率范围:20 至 20,000 Hz 阻抗:32 欧姆 Mac 系统需求配有 USB 2.0 端口的 Macintosh

Mac OS X v10.3.9 或更新版本 iTunes 7 或更新版本(5)

Windows 系统需求配有 USB 2.0 端口的 PC 安装过 Service Pack 4 或更新版本的 Windows 2000,或安装过 Service Pack 2 或更新版本的 Windows XP Home 或 Professional

iTunes 7 或更新版本(5)

输入与输出iPod 基座端口 3.5毫米立体声耳机插孔iPod 通用基座 基座端口 音频和复合输出 S-video 输出

电池和电源(6

)内置充电式锂离子电池 播放时间 (80GB 机型) 音乐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20 个小时 配音乐的照片幻灯片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6 个小时 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6.5 个小时 可通过 USB 或 FireWire 连接到电脑系统或电源适配(需单独购买)来充电 快速充电:2 小时(可达 80% 的电量) 完全充电:4 小时

Ipod classie

80GB 机型

高度:103.5 毫米/4.1 英寸

宽度:61.8 毫米/2.4 英寸

厚度:10.5 毫米/0.41 英寸

重量:140 克/4.9 盎司

容量80GB 或 160GB 硬盘1

最多可容纳 20,000 或 40,000 首 128-Kbps AAC 格式的歌曲2

最多可容纳 25,000 张 iPod 可浏览的照片3

最多可容纳长达 100小时(80GB)或 200 小时(160GB)的4

通过 USB 硬盘储存资料

显示屏

2.5 英寸(对角线)彩色 LCD 与 LED 背光显示屏

2.6 在163像素/英寸下,可达到320 x 240 像素分辨率。

2.7 支持多种语言和字体同时显示

音频

频率范围:20Hz 至 20,000Hz

支持的音频格式:AAC(16 至 320 Kbps)、受保护的AAC (来自 iTunes Store)、MP3(16 至 320 Kbps)、MP3 VBR、Audible (2、3 和 4 格式)、Apple Lossless、WAV、AIFF

用户可自行设定最大音量限制

H.264 ,高达 1.5 Mbps,640 x 480 像素,每秒30 帧,H.264 Baseline Profile 的 Baseline Low-Complexity 版本支持 AAC-LC 音频,高达 160 Kbps,48 KHz,.m4v、.mp4 及 .mov 格式的立体声音频;H.264 ,高达 2.5 Mbps,640 x 480 像素,每秒 30 帧,达到 Level 3.0 的 Baseline Profile 支持 AAC-LC 音频,高达 160 Kbps,48 KHz,.m4v、.mp4 及 .mov 格式的立体声音频;MPEG-4 ,高达 2.5 Mbps,640 x 480 像素,每秒 30 帧,Simple Profile 支持 AAC-LC 音频,高达 160 Kbps,48 KHz,.m4v、.mp4 及 .mov 格式的立体声音频

耳机

频率范围:20 至 20,000 Hz

阻抗:32 欧姆

Mac 系统需求

配有 USB 2.0 端口的 Mac 电脑

Mac OS X v10.4.8 或更新版本

iTunes7.4或更新版本5

Windows 系统需求

配有 USB 2.0 端口

的 PC

Windows Vista 或安装了 Service Pack 2 或更新版本的 Windows XP Home 或 Professional

iTunes 7.4 或更新版本5

输入与输出

基座端口

3.5毫米立体声耳机插孔

电池和电源6

内置充电式锂离子电池

播放时间(80B)

音乐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30 个

小时

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5 个

小时

80GB iPod

播放时间(160GB) 音乐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40 个小时

播放时间:电池完全充满后可播放 7 个小时